江子:到旷野中去
到旷野中去。
旷野的内涵何其丰富:那些亘古不变的高山大海河流沙漠湖泊,那些袒胸露乳一片天然的田野山野郊野荒野星野,那些山旮旯里的村庄、野河流上的桥梁、早已废弃的城堡,那些植物长得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旷野关涉史学、地理学、生物学、民俗学、美学等无限的学问。
旷野是文学的富矿。古老的《诗经》,如果没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就不可能如此美妙;李白的诗,如果没有蜀道、天姥山、敬亭山,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天门中断楚江开,他就不可能被称为诗仙;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如果没有山顶上的雪与豹子,可能就只是一部平庸的作品。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冷落了旷野?我们甚至成了被格式化的人——被手机格式化,被社会格式化,被种种企图驯服我们的习惯格式化。
必须恢复我们的野性,激活我们生命里旷野的基因。
必须到旷野中去,去拥抱山水自然、风雪雷电,去看蓝天白云月亮星星,去拥抱天地间一切历史的乃至史前的遗迹。
旷野中有丰富的色彩、野蛮的力量和非凡的智识。
旷野遍布文学的素材、语感、节奏、气韵。旷野俯仰皆文章。
旷野中有正气。我的老乡文天祥说过:“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旷野中有深情。那些在旷野中一言不发的草木,有着人群中日益稀缺的深情。
到旷野中去!让我们的身心,被旷野的精血蓄养;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像旷野一样深情、丰盈和浩荡。
更多
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关于诗歌与语言的真相也许就存在于这些丰富而含混的、毛茸茸的细节之中。就像他说的,诗歌是一种“幸运”与“神奇”的结合,“我相信谜团解开了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更多

烽火弦歌越秦岭: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
1939年8月,经过几番改组,西北联合大学……
更多
散文 | 回望涪江
这条奔涌不息的江河,何止是地理的脉络?她是巴蜀文明汩汩流淌的文化血脉,是千年烽烟与诗篇的沉默见证者,更是无数生灵赖以生息、梦想得以滋养的永恒摇篮。她用清澈而坚韧的水流,日
诗歌 | 泥土的形而上(组诗)
他咽下一粒沙。这一粒沙的孤独 仿佛这一片沙漠被风吹跑一个梦 他咽下一口气。这一口气里的一生 仿佛这一生都睡在泥土里未曾觉醒
散文 | 玛不措
伫立湖岸,我才惊觉曾经对高原古湖的想象太过浅薄。那爿湖水有着奇妙的层次感:近岸湖水透着翡翠般的透亮,灵动而鲜活;越往深处,颜色逐渐转为墨绿,沉淀着岁月的深沉;至湖心,近
诗歌 | 青花瓷
一首诗分成两阙 / 躺在两页纸上 / 即使它们被夹在同一本集子里 / 彼此紧贴一起,也只是一场误读
散文 | 油纸伞
这篇散文以油纸伞为线索,串起三代人的温情记忆。从祖父珍爱的旧伞,到母亲冒雨送伞的温情,再到“我”寻访匠人学习制伞手艺,油纸伞承载着家族情感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追求便捷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