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今天,不想歌颂你的伟大,只想让你爱自己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4年05月12日12:03

“与结婚相比,生育对女性人生的改变更为剧烈。问问老妇人这辈子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你会发现很少有人回答未婚姑娘无比向往的婚礼。最令她们感动的记忆,是第一个孩子诞生的瞬间。”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中提出,“生育对女性人生的改变是婚姻无法比拟的”。

假使在一个女性计划成为母亲之前,有一位长者愿意坐下来,跟她细数履行母职所要付出的身体、时间、经济、情绪上的代价,她会有一丝犹豫吗?在一般印象中,妈妈代表善良、无私,无限的爱与包容。从唐诗里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引人落泪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仿佛只有赋予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等色彩,才能抵达“真正的母爱”。但“成为妈妈”源自爱的天性,也需要后天习得,每一位妈妈“成为母亲”的感受和母爱的表达也不尽相同。

今天,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试图讲述五位妈妈的故事——她们中有的是作家,生产时遭遇疫情,成为妈妈后,少了较劲,转而与生活玩起“两人三足”;有的是记者,很年轻便接连迎来二胎,在饱读育儿理论书籍后,试图探寻属于自己的育儿之路;有的是出版社编辑,比起“妈妈”,她更认可自己是“监护人”,并不断提醒自己,社会已经够“爹味”了,女性也要谨防“妈味”;也有将工作与育儿相结合的童书编辑,把孩子培养成“第一读者”;还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提醒,过度自我牺牲式的爱以及不断的强调甚至抱怨、责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甚至伤害……

成为母亲的过程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在爱与温暖之外,它也会经历心酸、无助甚至痛苦。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不断感受、接纳、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生命的蜕变。这是一个宝贵的、值得珍惜的过程,也是女性自我成长的路径之一。

“因为孩子,我和生活玩起两人三足”

庞羽是90后作家、杂志编辑,在31岁的年纪成为妈妈,孩子现在1岁4个月。

她说:生完孩子那几天,我最大的念头就是活下去。

庞羽的孩子快出世时,因为疫情,产科医生几乎全部“倒下”,医院人手不足。而B超预估腹中胎儿已有8斤重,需要剖宫产。一位实习护士给她实行麻醉,在她的脊椎上戳了8针之后,终于起了药效。孩子出生了,庞羽却在意料之中发起了高烧,39.6度。只能浑身滚烫地躺在病床上,强忍着刀口的疼痛,远远望着拼了命生下来的小生命。她咬牙在医院坚持了7天,睡不着,睁眼扛过每一分每一秒;因为目睹好几个剧烈咳嗽使得刀口裂开导致大出血的产妇被送进ICU,她忍痛捂着刀口轻轻咳嗽。那些天,庞羽想,一定要活下去,因为宝宝不能没有妈妈。

庞羽意识到,我们的前半生,都在学习如何逃离父母;后半生,都在学习如何失去父母。做了父母,才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用心。从一个被呵护的人成为一个呵护别人的人,她觉得人生没有白来。

“我们年轻时一直在追求生命的意义,直到看见我的孩子,我觉得这种意义就落了地,有了具体的模样。我感谢他,因为他,我和生活不再是跷跷板的关系,我们已经是两人三足的游戏。”在庞羽看来,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童年和健康平安快乐的人生,其他都是不重要的。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我很爱我的孩子,他是我的动力,让我在事业中不至于懈怠”。作为一个作家和文学期刊的编辑,庞羽也只能在下班后抽空陪孩子玩耍,教他认识花草树木,指认路牌上的字。经常在他睡着之后,才能打开电脑,赚点奶粉钱。

庞羽一直认为,爱是给予,并不是得到,而能给予爱的一定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孩子是孩子,你也是你。不要为了你的孩子活着,你要活出自己,跑起来吧妈妈们,你们的孩子也将学会奔跑!”

“1+1远远大于2”

花花是专业文学报刊的一名年轻记者,今年30岁的她,拥有两个“全宇宙超级无敌可爱”的女儿:3岁的涵涵和1岁3个月的妙妙。在女性生育年龄越来越晚的今天,作为知识女性的花花算得上“早婚早育”。

花花觉得,能鼓足勇气要“二胎”,应该得益于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做妈妈”这件事情做足了准备。

婚后和队友沟通是否准备要孩子的时候,花花就开始为“成为母亲”做漫长准备了。老大出生前后,她全情投入:首先是从认知和思想上做充分准备,然后开始了解孕产检所有必要之事,科学胎教,认真学习育儿手册和经验分享,以及更长远地了解在所生活的城市完成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此外,她还和先生一起给未出生的孩子写了很多封信和多篇公众号文章。

老大是天使宝宝,丝毫没有为难她这个新手妈妈。花花说,自己非常坦然甚至开心地感受到“成为母亲”的愉悦。强烈的对比和预期差距从老二的到来开始。1+1远远大于2的日常养育让人深感疲惫且沉重,回归职场后分身乏术的压力,几乎无力应对成为二胎妈妈的沉重负累——她度过了很艰难的2023年。

压力究竟来自于自己还是外界?花花表示,更多是来源于自身。两次孕期,自己也看了很多从社会学、女性主义等角度来谈职场妈妈、学术妈妈角色与身份的著作和文章。从社会历史因袭的角度了解妈妈或者二胎妈妈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结构性压力。也开始据此整理自己的角色与身份问题:哪些是必须捍卫的,哪些是只能舍弃的。

如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如何养育两个女儿,是日日萦绕在花花心头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只能是在动态发展中做出趋于自身本性的选择。

同时养育两个孩子累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花花坦诚相告:非常累。这种累源于她所看重的自我的精神生长,不断强化的职业素养和希望成为令两个女儿感到温暖又骄傲的妈妈……时间长了,她摸索出一些属于自己的育儿经验,比如,陪伴孩子并不只有社会上所流行的几种方式,完全以自己生活为主体,让孩子合理地融入,并在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进行探索,她们会学到很多。对于实在不能顾及孩子的情况(比如工作出差),花花笑着说,那就忘记自己是妈妈这回事吧,好好工作就好了。

育儿虽然不简单,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花花说,千万不要被太多成见和既有经验所束缚,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育儿与自我成长之路。

“妈味”也同样值得警惕

作为一家文学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心台今年34岁,她的孩子1岁3个月了。自从怀孕起,她从未自我强化过“妈妈”这个概念。她认为,自己被称为孩子的监护人更为合适,自己的职责是在孩子18岁前负责照顾他,尽量引导他成为一个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够独立自主的人。

当下社会经常批判一个人有“爹味”,她觉得“妈味”也应该引起警惕。她始终认为,“妈妈”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妈妈只是陪伴孩子走人生的一段路而已。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她觉得自己的工作给育儿带来的最大矛盾和困难是——这项工作无法真正停下来。理论上,她可以休半年(具体是158天)的产假,但实际上作者不能等她半年。他们可能会找其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作品,那对出版社而言是一种资源流失;即便是已经进入生产环节的书,也不可能因为编辑暂时不在,就停止印制出版;而出版后还有大量的营销环节需要跟进。

心台在月子里就开始看稿子,通过线上渠道对接图书生产环节中各种事务……好在有的图书可以和其他编辑合作,或请同事帮忙处理必须面对面解决的问题。虽然,编辑工作中的很多部分可以远程进行,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很难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

即便如此,心台尽力地兼顾了当妈妈和做编辑这两件事情,并且完成得很好。但她一直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与大多数新手妈妈一样,她们对孩子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敏感,担心自己疏于照顾导致孩子生病,或者对他未来的成长有所影响。

“不是说我们的爱只有100分,分给孩子60分,我们给自己的就只有40分了。”心台一直觉得,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没有上限,它是无限大的。爱孩子的同时也可以爱自己,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过,如果有妈妈觉得这两者之间关系紧张,或者需要平衡的时候,她希望妈妈们先爱自己。

心台说,成为母亲要做好心理建设,养育孩子一定是伴随着疲劳和消耗,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但不要把所有压力都揽到自己身上,先照顾好自己是前提。如果真的遇到困难,一定要积极地向专业人士和亲友说出诉求,寻求支持。要相信,你不是一个人!

把自家娃当作第一读者“调研”

今年32岁的小白是一家出版社少儿部的编辑,家有一个2岁的男孩。她记得用验孕棒验出两条杠的时候,那种在期待中突如其来的惊喜,那是她第一次真的有做妈妈的感觉。

然而当腹中婴儿呱呱落地,意味着自己真正地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之中。哺乳、哄睡……无不是具体而微的生活琐碎。小白才意识到,这是与简单的二人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

“忠于自己,努力勇敢”是小白读书时期的座右铭,她自认是个相对“钝感”的人,高考、考研、去外地工作、找对象等成长中的重要决定都是自己做主。当拥有了母亲这个新身份后,她突然意识到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其实是很需要劳心。孩子出生后,小两口毫无经验,这就势必需要经验丰富的长辈们帮忙,但是在育儿理念、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多少会在家庭成员中产生一些小冲突。如何化解,如何更好地相处,这也是当妈妈后需要补齐的功课。

作为传统的出版业从业人员,她自认为工作强度比不上互联网大厂,即使加班也基本能在晚上9点前到家。小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育儿和工作的冲突不算太大。

不仅如此,她甚至觉得二者还有互补和促进的积极作用。作为童书编辑,她经常把自家娃当作责编图书的第一读者开展“调研”,由实践中更准确地摸到一些用户需求中的痛点。

小白笑称,自己的孩子不太黏人,父母亲戚帮忙照看也很和谐,自己也不是比较卷的那种虎妈,所以拥有了很多欢乐的育儿时光。而到了周末,自己偶尔会不带娃,和朋友去看个电影,或者单独在户外散会儿步……

她说:“总之一定要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独处的时光。如果实在分身乏术,那就在心里给自己留个位置,告诉自己:除了妈妈的身份,我还是我。”

过度自我牺牲式的爱会引发抱怨

一束色彩缤纷的花、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一次温馨愉快的亲子活动……翻开向萍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她是一个用心生活,并且能够从中真正感受到快乐的知识女性。今年44岁的向萍也是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家里有一个16岁的哥哥和9岁的妹妹,用她的话说:看到兄妹和谐画面时会觉得一切都值得,置身兵荒马乱的实景会有些力不从心,总的来说“收支平衡”。

回忆起自己怀孕时,刚刚意识到自己要“正式成为妈妈”了,伴随着严重的妊娠反应,向萍深切体会和理解了什么叫“命运共同体”。向萍说,有时候会感觉生命很神奇,自己像个俄罗斯套娃,走到哪里就把腹中孩子带到哪里,会多少有一点小傲娇与豪迈。

首次当妈妈没有经验,孕育和养育第一个孩子都是“新手”;到了养育第二个孩子时,流程操作上更从容,但时间、精力和体力上感觉有一些亏欠,不过好在兄妹俩相亲相爱。

作为一个职场女性,向萍如今基本上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履行母职与工作事业的矛盾,有时候借助家人、朋友的帮助,有时候边带孩子边工作,更多时候会考虑先安顿好孩子,自己则把工作安排在休息时间。

成为母亲多年,她认为过度自我牺牲式的爱配以反复的强调甚至抱怨、责怪,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和伤害。这一点上,向萍时刻提醒自己。她认为爱孩子与爱自己并无冲突。所谓“爱”,有数量也有质量。有时候爱自己也是爱孩子,她坦言,没有好的体力、精力和情绪,很难提供优质足量的好状态给孩子。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无形中可以给孩子一个参考样板。“充分享受当妈妈的过程,毕竟,成为更好的自己与成为一个好妈妈,可以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