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好作家的知音 当好作家的诤友
来源:文艺报 | 杨 辉  2024年05月15日09:41

2025年是《小说评论》创刊40周年。在为纪念文选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重读百余册旧刊,于历史的纵深中再思40年间刊物与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与重要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及一代代评论家之间的关系,深感深度介入当代文学现场,密切关注新现象和新文本,持续观察并总结当代小说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经验,在古今中西融通的视野里促进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和经典化,不仅推介作家作品,也持续为评论家提供“话语平台”,是《小说评论》近40年的基本传统。延续多年的“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作家作品研究”等栏目便是因此而设。40年间时代的阶段性主题不断转换,刊物关注重心亦有因应具体的现实之变的自然调适,但在小说创作新经验与文学史观念的交相互动中推动当代文学的现实进程,却是一以贯之的基本思路。2024年,刊物依然是在继承和发扬40年基本传统的基础上,扎根于当下语境做一些探索尝试,其目的仍是以建设者的姿态,充分参与当代文学的现实进程。

作家作品评论、小说创作新现象和新经验的总结、小说理论和文学史观念的再思,是2024年《小说评论》主要着力的三个方向。本年度将陆续刊出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贾平凹《河山传》、陈彦《星空与半棵树》等重要作家新作的评论专辑。此外,也将陆续刊发格非《登春台》、张楚《云落图》、李修文《猛虎下山》等作品专辑或评论文章。作家作品评论的范围和思路较之此前亦有拓展,主要方向有二:一是对具有现象级意义的网络文学文本的评论。今年将刊发关于蒋胜男新作《燕云台》等作品的研究文章。在对蒋胜男作品的价值探讨的同时,尝试以之为典范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不仅讨论其作品的影响力及意义,更进一步探讨其影视改编和海外传播等重要话题。文章作者也不局限于国内和专业评论家,而是有国外学者和作家参与讨论。二是讨论近年影响较大的海外华文文本。虽未直接参与广泛意义上的海外华文写作的相关议题,刊物也希望通过对海外华文文学重要文本的讨论来拓展当代小说的视界,打开更具“世界”意涵的文学空间。关于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作品《流俗地》的研究专辑,文章作者均为马来西亚学者。他们基于不同文化语境对作品意义的阐发,或可为国内文学批评提供有意味的参照。

对小说观念的自识与反思,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观点固然紧要,作家的自省和自我说明亦不可或缺。这是封二、封三开设新栏目“我的小说观”的初衷。该栏目自去年第二期开设以来,相继刊发了王蒙、贾平凹、孙甘露、东西等作家围绕小说观的创作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仍会继续。陈彦、徐则臣的文章已经见刊。后续将相继刊发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莫言、余华、刘亮程、乔叶、李浩等作家围绕小说观展开的简短讨论。已刊出的这一组文章,篇幅虽短,影响却大,先后被多家刊物及多个微信公号转载,足见受众之广。如此犹嫌不足,刊物今年将开设新栏目“小说家讲堂”。主要文章为小说家叙述个人生活及文学观念之变的长篇“讲稿”,辅以导语、对话、研究综述或作品综论,希望借此推进作家作品的经典化以及研究的纵深发展。因是讲稿,文风自然活泼,可见个人心性与才情。这也是刊物乐意呈现的文章面目:文章视野开阔,论证深入固然紧要,笔墨却不妨放开,风格也可以多样。能见天地、见众生,也见自家面目,近乎中国古典文章传统的写作方向亦须提倡。古代文章家感通天地万千消息,不拘成规的纵横之笔,近世极具识力与才情的文章家的多样笔墨皆可鉴也。

对最新文本的印象式、感悟式批评自有其意义,以宏阔之历史、现实及文学史为背景的深度讨论亦须推进。“乡土文学新视界”本年度仍持续讨论当下乡土写作的经验、意义和新的可能。此外,刊物将与《南方文坛》合作,以南北呼应之势,携手推进“新乡土写作”相关议题的讨论。作为持续近两年的重要栏目,“世界中的中国文学”“重勘现象级文本”在此前不断尝试新的观念和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本年度在视野和方法上亦有拓展。“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将持续推介、研究海外汉学的最新成果,不仅关注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将视野拓展至海外中国古典思想和文学研究,既关注最新研究成果,也梳理极具典范意义的既往研究著述,以期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推进“世界中的中国文学研究”,为当下研究提供有意味的参照。“重勘现象级文本”“重勘”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对现象级文本基于新语境的新解读,而是更进一步,在研究路径、方法上有新的拓展,理想的状态是:成为继“重写文学史”“重返八十年代”之后,又一足以打开当代文学解读的新视界的具有范式意义的重要研究方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24年,我们将择机开设“小说理论:问题与方法”(暂定名)专栏,邀请古代文学、文艺学、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甚至“五四”以降的小说观念问题展开新的讨论。讨论将涉及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当下赓续,域外小说观念的借鉴与创化,新的小说和理论观念的建设等具体问题。这应该说是一个颇为宏大的、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融通、互动,多个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假以时日,始克有成。刊物愿意为之努力,也希望得到学术界和评论界的支持。

1985年,在为《小说评论》创刊号所作的“代发刊词”《让评论和创作同步前进》中,时任主编胡采表示,作家、评论家都应该“向生活学习”,“写评论文章也需要灵感”,评论家首先要“当好作家的知音”,“然后才能当好作家的诤友”,“当好诤友所以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对作家和评论家来说,他们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这就是:无论创作也好,评论也好,都是对人民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社会主义负责;双方的努力,都是为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更加繁荣昌盛”。“《小说评论》是我们广大评论工作者共同耕耘的园地”,“有广大评论家、作家和读者群众的热情支持,我们有信心把这个刊物办好”。四十年过去了,这样的说法依然有效。

(作者系《小说评论》代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