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第五期):文学期刊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 重塑文学和公共生活的关系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徐福伟  2024年07月02日08:07

主持人语

文学期刊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

文学既关乎寂寞高蹈的精神之旅,也链接纯粹、新潮、温暖的生活现场。作为文学传播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当下文学期刊对文学热点的关注、对服务功能的探索、对社会影响力的拓展均显现前所未有的态势。本期“有态度”专栏邀请到《花城》《小说月报》《天涯》《星火》,结合近年来发展路径与探索经验,由开展文学直播、新设栏目、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交账号运营、创新活动形式、体现文学性系统性的视觉设计等角度切入,分享各自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归根结底,文学期刊在纷繁万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努力,也为现实生存之外彰显“别样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可能。

——栏目主持人:杜佳

重塑文学和公共生活的关系

徐福伟

创刊四十多年来,《小说月报》始终牢固树立读者意识,做好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摆渡人,探索出通过市场活力抵达广大读者的有效传播路径,和脚下大地、人民大众、时代脉动深切关联,重塑了文学和公共生活的关系。

《小说月报》创刊至今一些有代表性的封面

《小说月报》秉承文学研究会时期所开创的“为人生”的出版传统,聚焦人的叙事,关注社会进步,与时代同频共振,让选载的每一篇小说都根植在大地上,呼吸着普通民众的呼吸,具备与大众共情的“语言形态、造型能力和诗意表达”。四十多年来《小说月报》所选载的小说构成了普通民众改革开放以来的微观生活史,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绪情感的深刻体验与共鸣,折射出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小说月报》积极参与了新时期以来大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学阅读,正如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所说:“无数中国人的文学生活,都和它有关。”它把广大读者从烦杂喧嚣的现实世界中带到深广宁静的文学世界中,与许多作家结为精神上的挚友,甚至是可亲可敬的人生导师,陪伴他们走过一段又一段或寂寥或热烈的人生旅程,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饶广阔起来。它可能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口报刊亭内,甚至是加拿大等国华人聚集地的超市中。下班或者买菜的路上,遇到报刊亭,驻足买一本最新一期的《小说月报》并迫不及待地翻看目录,曾经是中国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持续到现在。

近日,有小红书博主发现演员于适随身携带着的刊物是《小说月报》。(图源自“小说月报”小红书号)

随着城市美化工程的推进,报刊亭的数量显著减少,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消费习惯和/阅读习惯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读者开始逐渐分散到各个新媒体平台,寻找新的阅读方式和文化体验。在新媒体平台上寻找并服务我们的读者群,利用互联网做好增量,《小说月报》始终在努力。就在上个月,小红书上的许多用户发起了购买“于适同款《小说月报》”的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各个线上平台销量激增,线下报刊亭也都被小红书博主们一抢而空。小红书的定位是“生活指南”,用户以年轻人为主。有人阅读完“于适同款《小说月报》”后,喜欢上了阅读,纷纷留言“地铁最佳读物”“不玩手机看书真的太好了,我也要这样”“搞得我都想海运一年的《小说月报》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可能由此改变。这得益于《小说月报》在小红书、B站等知识青年聚集的网络平台提前布局——2022年11月开通B站,2023年5月正式入驻小红书。当最初眼尖的小红书博主发现于适带着的刊物有可能是《小说月报》并找官方账号确认时,我们第一时间予以确认并官宣,从而促成销售高潮的出现。目前由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B站、小红书等组成的《小说月报》新媒体平台已然形成矩阵,有效地涵盖了各个阶层、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群,加速了与他们的相遇相知。今年《小说月报》APP将全面启动,一方面可以让文学期刊的内容通过数字平台抵达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互动,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满足随时随地阅读与互动的需求,这是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家公开课”海报之一

“中国作家公开课”鲁敏讲授现场

为了让当下鲜活的文学因子注入最广大范围的写作爱好者和读者心中,《小说月报》还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开设了大型文学公益课——“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线下主要面向北京语言大学的本硕博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线上则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同步向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高校中文系直播。该课程于2021年4月正式开课,先后有李敬泽、周大新、石钟山、潘向黎、鲁敏、孙频、马伯庸、陈楸帆等三十多位当下活跃于文学现场的作家、评论家、学者登台授课。今年上学期,鲍尔吉·原野、阿乙、杨庆祥、蒋一谈、星河分别讲授了《构筑文学的独有世界:向内与向外瞭望》《故事是不好的故事》《必将有人重写南方——新南方写作的几个问题》《世界科幻树与当代中国科幻文学》《时间足够你爱——科幻文学与影视》等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写作的热门话题,引发强烈反响。这些课程,一方面为学院式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场感,直面写作的实践问题;另一方面促使许多初学写作者、基层作者由此找到创作灵感与方法,鼓舞创作信心;中外读者和研究者则能通过这一平台,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学现场的蓬勃活力,以及中国作家所展现出的可敬可爱的形象,有助于中国文学的海内外传播。

《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书影

在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赋能中,《小说月报》亦是在场者、见证者,更是实现文学与影视有效交流、拓宽平台的构建者,选载的大量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是影视转化率最高的文学期刊之一。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韩梅曾说:“小说是我们电影的好源头,我们曾经读了好多《小说月报》,是青春的文学养分。”自2015年以来,《小说月报》主动出击,布局内容产业和版权服务业务,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整合优秀小说版权的资料库,汇集、筛选有影视改编潜力的优秀小说。今年下半年,《小说月报》将与中子星(陕西)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价值改编潜力榜”,为作家与影视机构搭建平台,从剧本源头助力影视产业发展。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读者奖”颁奖现场

脱胎于《小说月报》“百花奖”的“百花文学奖”,始于1984年,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作为国内首个采用读者投票方式进行评选的文学奖项,“百花文学奖”具有广泛的全民参与性,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读者心意为基础,以读者选择为最大权重,并设有专门颁发给读者的“读者奖”,堪称当代文学界的“大范围民意测验”。每届“百花文学奖”读者投票环节,全国各地读者们自发地参与进来,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神圣的一票。难能可贵的是,颁奖典礼上还邀请获奖读者代表到现场领奖,强化读者的参与性与在场感,读者不再是文学奖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传播效力和评价效力双向赋能,既收到了广泛的文本共鸣、情感共情的效果,又极大地促进了读者参与文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2023年,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评选吸引近百万名读者关注、投票,组委会从最终获奖作品命中率较高的选票中抽选出三十名幸运读者颁发“读者奖”,并邀请其中的三位到颁奖典礼现场。颁奖典礼当天,还与央视网阅读频道、抖音“大有学问”、QQ音乐、酷狗音乐联合打造“见证文学的力量——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特别节目”的直播活动,。直播曝光超过700万,进入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108万。

第三届“百花文艺周”启动现场

第三届“百花文艺周·满天星计划”丛书首发式

以“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为重要环节的“百花文艺周”也顺势启动。自2021年12月首届“百花文艺周”举办以来,在扶持服务作家、普及文学阅读、丰富市民生活、搭建文化桥梁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掀起文学阅读热潮,在津沽大地蔚然成风。围绕“让文艺点亮生活”的主题,影视和网络文学论坛、名家讲座、新书发布会、文学期刊文献展等活动深入学校、图书馆、书店、纪念馆等,延伸至更加宽广的公共空间,助力提升大众的文艺鉴赏力和审美素养。2023年,第三届“百花文艺周”期间,影视文学论坛和网络文学论坛分别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举办,作家与高校师生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如何相互赋能”“新时代网络文学的经典化”等话题;“汉语的前世今生”“我眼中的乡村振兴”“历史的真实与现实的可能”“从家风传承到家族成就”等主题讲座,在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农商银行、天津市职工宣传教育文化中心职工图书馆、梁启超纪念馆等地同步开展;“满天星计划”丛书、科幻文库本、《奇遇集:我的目的就是漫无目的》新书发布会于津读书苑、茑屋书店、安里甘艺术中心举办;“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100余家新华书店、文艺书店陆续展销;同时,还有“百年风华,潮头追光——中国文学期刊文献展”引领文学爱好者追溯中国文学百年历程。

从新媒体矩阵到“中国作家公开课”,再到文学和影视相互赋能,还有“百花文学奖”与“百花文艺周”相辅相成,百花文艺出版社及其旗下的《小说月报》《散文》等刊让文学的光亮照进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有力地拉近了读者大众与文学的距离,重新修复了短视频时代与读者大众日益疏离的关系,使文学之光不再遥如星辰,而是近如烛光,温馨可感。

作者简介:

徐福伟,责编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撰写的评论文章刊登于《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报》《长篇小说选刊》等报刊。现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小说月报》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