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阅卷”活动启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欣闻  2024年07月13日13:23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7月11日,《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阅卷”首站活动在昭通举行。昭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宏,昭通市副市长李卫强,《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出席活动并致辞,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庆国等与昭通市县50多名作家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昭通市文联主席陈盛主持。

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昭通文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涌现出许多文学名家,已经形成被业界认同的“昭通文学现象”。多年来,一批昭通作家和诗人以特有的热情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在网络文学等新的文艺领域也有昭通作家获奖。昭通是全国第六个“文学之乡”,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以市级地名命名的“昭通作家群”称号。

谢宏在致辞中说,在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昭通篇章的征程上,昭通市委、市政府对昭通文学艺术界寄予厚望,高度重视并支持昭通作家开展文学创作,创成的昭通市文化创意基地、水富市铜锣坝文化创意基地列入全省文化创意(人才)孵化基地。昭通文学艺术界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唱出时代最强音。围绕昭通“10大品牌”,开展“我为家乡品牌代言”文艺创作大赛;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协同市委统战部举办昭通市“石榴花开乌蒙山”书法美术摄影展等。昭通文学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人民文学》这一权威文学阵地,深入挖掘昭通的优秀历史文化,紧扣时代脉搏、提升创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多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力讲好昭通好故事,推动昭通文学创作再上新台阶,凝聚全力擦亮昭通“文学之乡”和“昭通作家群”品牌。

陈涛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人民阅卷”活动。“人民阅卷”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中国作协党组提出“文学之重、人民之重、新时代之重”的要求为契机,围绕“编、创、读、评、推”五方面推出的文学活动。这是《人民文学》作为文学期刊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学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的实践性举措。“人民阅卷”活动内容广泛,在杂志封二开设“人民阅卷”栏目,倾听读者声音;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进行“文学寻亲”;以及深入带刊物作者深入基层,都是“人民阅卷”的组成部分。他说,将昭通作为《人民文学》“人民阅卷”活动第一站,在于昭通深厚的文学积淀与文学实绩,同时通过此类活动助力昭通文化建设,促进昭通作家群成长、壮大,提升昭通文学现象的影响力。他也希望,通过这次互动,能够让读者、编者、作者各有所得,共同提高。

活动中,肖勤、张庆国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和在《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进行经验交流。张庆国的非虚构作品《江上有风》刊发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4期,珍稀的河燕鸥引来了看鸟、拍鸟、护鸟的人,环境之变带动意识观念的更新,自然之美带来文旅经济的甜头,拍鸟者的镜头中是美丽中国生机盎然的影像,也是美好山乡成风化俗的记录。肖勤的中篇小说《廖崩嗒佩合唱团》刊发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5期,故事发生在贵州苗寨一对小姐妹参与“村BA”演出的经历当中,过去的梦想与现实的生活、未来的愿望,通过灵鲜的细节,巧妙地将声音、表情、行为和心思合成立体可感的真切文本。

现场互动提问

现场互动提问

在互动交流环节,昭通作家与《人民文学》的用稿作家和编辑在一问一答间激荡着文学创作的激情、启发着文学创作的灵感:

昭通作家:“创作中你是怎么把握少数民族这个题材的,他们的风俗、内心世界,如何写得更小、更细,又让大众能接受?”

《人民文学》用稿作家:“要尊重,而非窥探……”

昭通文学爱好者:“我是昭通学院的学生,在文学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学走路的孩子,我想知道你们在创作之初是什么样子?”

《人民文学》用稿作家:“如果你不喜欢千万不要去写,喜欢就一定去坚持……”

昭通作家:“创作中如何用好方言,又不影响传播,能在像《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上刊发?”

《人民文学》用稿作家:“采用的方言不生涩,从形和音律上都要有美感,要为内容和读者的感受服务……”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在四个小时的活动中,读者对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并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面对读者的问题,作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帮助解决技巧难题,提升创作水准,编者详细讲解了选稿的标准与编发的考量,以及对当下文学现状的思考。整个现场互动踊跃,气氛热烈。

“《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为什么会这样写,怎样获取素材?带着这样的问题,昭通作家与《人民文学》的用稿作家和编辑进行直接交流,有利于我们学得更透彻。今天的交流,让我在如何处理大时代与小人物的关系上受益匪浅。”昭通作家杨恩智说。

“今天收获颇丰,以前看到作品见不到人,今天两位作家面对面倾囊相授,小的方面启发我怎样和主人公交流,大的方面让我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昭通青年作家晏先树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感受,她说自己擅长写诗歌,刚涉足小说。通过今天参加活动,她深刻地感受到诗歌可能是瞬间情绪的表达,小说更加注重框架,希望以后能尽绵薄之力助力昭通文学发展。

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昭通作家刘雪韬听得非常认真,本子上写下了满满的笔记。她说,《人民文学》杂志是文学创作者心中的“殿堂”,许多人把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她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在感受思想碰撞的同时,能够寻找到提升自我的那道光,像各位老师那样切入到生活的肌肤和内核里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

今年是《人民文学》杂志创刊七十五周年,接下来,杂志社还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人民阅卷”活动,带领更多优秀作家作品深入基层读者当中,为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现场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