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第六期)| 聚焦青年写作:呈现新质 迎向未来 星星元宇宙:青春的火焰汇聚闪烁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任 皓  2024年08月29日07:41

主持人语:

青春是生长的力量,生长伴随新的状态。新时代青年有新的精神、新的理想,新的生活蕴含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由此促生了更具开放性的书写,也不断拓展着文学的边界,迎向前人所未见的未来。从初出茅庐到呈现新质的创作风貌,80后、90后乃至00后青年作家以其鲜活的艺术个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与之共振共鸣——由此我们看到,作为人才储备与影响力传播的重要阵地,文学报刊通过专栏、专刊、专号等专题内容呈现,多元平台展示,活动拓展等方法路径,成为见证文学青春足音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本期“有态度”专栏邀请《文艺报》《收获》《十月》《青年文学》《作品》《文学报》《星星》诗刊主编、编辑或栏目主持人,由办刊思路、栏目设置、内容运营、发现和培养青年作者等角度切入,分享对“青年写作”话题各个侧面的关注与思考。

——栏目主持人:杜佳

星星元宇宙:青春的火焰汇聚闪烁

任 皓

“我们的名字是‘星星’,天上的星星,绝无两颗完全相同的。人们喜爱火星、启明星、北斗星、牛郎织女,也喜爱银河里的小星和天边的孤星。我们希望闪着各种不同光芒的星星都聚到这里来,交映成灿烂的奇景。”(引自195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星星》征稿函)1957年1月1日,在中国西南,一颗属于诗歌的星星升起,新中国第一本新诗刊物《星星》创刊了。1979年正式复刊之际,在复刊词上有这样三句话:“天上有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一颗就是诗歌。”对于青年诗人的挖掘与培养一直是《星星》诗刊60多年来的办刊宗旨。

1979年10月,《星星》诗刊复刊后之办公室。中间放一茶桌,为接待客人及诗友之用。从左至右为白航、流沙河、曾参明、陈犀。

一、历史的回音——星光闪耀的青年们

2024年7月,在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开营仪式上,2003年出生的朴直动情地说道:“无数的量子纠缠让我们齐聚于此,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焰汇聚并闪烁于《星星》诗刊开辟的宇宙之中。”在这个《星星》诗刊开辟的元宇宙之中,历史的印记与光芒倒影重叠在无数的青年诗人身上:

1980年3期的《星星》,一位24岁的青年发表了三首抒情小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即是顾城最著名的诗歌《一代人》,随后诗歌的火炬传遍全国,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寻找真理与光明。

1982年4期的《星星》上,一位30岁的青年女诗人发表了她著名的《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这是改革开放后诗人第一次打破女性枷锁的觉醒,代表了人性的回归。这位青年女诗人就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舒婷。同样在 1982年,《星星》还刊登了30岁的贾平凹的《致陕北黄土高原》,27岁的翟永明和杨炼的《小草》(二首)与《祝福》; 1983年,34岁的北岛在《星星》发表《日子》,37岁的傅天琳发表她著名的《爱》;1984年,23岁的吉狄马加在《星星》发表《猎人的世界》(二首);1986年,23岁的李亚伟在《星星》发表他的重要作品《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30岁的欧阳江河发表《插曲》;1988年,24岁的海子在《星星》发表《麦子》……

1986年《星星》诗刊创刊30周年。“中国星星诗歌节”暨“我喜爱的当代中青诗人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部分编辑部同仁和诗人合影留念,从右至左,前排:舒婷、傅天琳、甘庭俭、叶文福、孙静轩、顾城、白航、曾参明、蓝疆、鄢家发、沈重、古杰;后排:魏志远、张加百、叶延滨、李钢、北岛、王志杰。

群星闪耀,他们的才华在80年代诗歌黄金时代喷发。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境遇和人性回归,都成为诗人们关怀的对象,《星星》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尤其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一以贯之地倍加呵护。1986年,中国星星诗歌节在成都举办,由读者票选出“十大我最喜爱的中青年诗人”,舒婷、北岛、傅天琳、杨牧、顾城、李钢、杨炼、叶延滨、江河、叶文福10人榜上有名。这场规模空前的诗歌节,至今都是中国诗坛最繁盛、最亮丽的风景,代表了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2024年星星诗歌夏令营合影

再把历史的目光拉回当下,出于对青年人的培养,《星星》诗刊自2008年与成都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迄今已经举办了17届。十数年来,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严守诗歌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发掘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诗人:茱萸、赵学成、谈骁、丛治辰、羌人六、林宗龙、张慧君、徐萧、聂权、苏笑嫣、余幼幼、潘云贵、徐钺、曹僧、戴潍娜、李壮、程川、王冬、敖运涛、徐晓、李海鹏、王子瓜、秦三澍、砂丁、萧楚天、蓝格子、莱明、朱光明、王辰龙、李啸洋、张丹、康宇辰、康承佳、田凌云、纳兰、苏仁聪、张勇敢、张媛媛、王年军、侯乃琦、焦典、师飞、陈陈相因,张雪萌、伯竑桥、杨不寒……这些青年诗人们已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耀眼的诗歌光芒,成为中国诗坛有力的后备人才。

二、青年的阵地——栏目设置的偏向

对于一本刊物来说,栏目的设置是刊物最重要的风格体现。青春、包容、前沿、权威、品质……这些都是《星星》六十多年来在读者心目中的标识。对于青年来说,《星星》的栏目设置更是给予他们尽情舒展才华的平台。

《星星·诗歌原创》的头条栏目“星青年”,把一本刊物最核心的位置给予青年们,推介45岁以下,有锐气,有温度,有独特气质,有探索精神的青年诗人佳作,让青年们奔赴一场属于自己的微光星海。正沸腾,正绽放,正青春,《星星》诗刊扶持青年诗人,坚守新诗前沿,关注创新与实验之作,注重人间烟火与精神向度。“校园榜”展示师生视角下有思考、有风范、有生命力的诗歌文本,把青春的园地留给青年们。每年9月,《星星·诗歌原创》的大学生诗歌专刊如期而至,刊登当年入选的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成员以及其他校园诗人们的作品。

《星星·诗歌理论》的“新时代诗观察”“前沿关注”“名作鉴赏”是年轻作者们踊跃发表的平台,一大批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们在此间输出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与观念的剖析上对当代诗坛挥斥方遒。许多青年作者的文章分别获得中国文联“啄木鸟”杯年度推优、海南文学双年奖、河南文艺评论奖,四川文联百强推优等重要奖项。“星星青年九人谈”邀请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对诗歌破圈、诗歌教育进行探索把脉,探讨方向。摒除理论的高蹈,立足当下,对诗坛的现象及问题及时跟踪。跨圈邀请B站智库、电影、科技、出版、互联网、作协、高校等不同领域青年,参与策划选题,后间接推动B站出版素人诗集、浙江诗歌教育活动的推广。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论述的重要精神,积极响应中国作协十届二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力培育中国文学新力量,建设规模宏大的新时代作家队伍”的具体要求,为新人成长成才营造浪潮推舟的良好环境,推动诗歌进一步发展繁荣,《星星》还联合《广西文学》《诗歌月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中国作家网六家文学平台联合建立跨域融合发展的诗歌矩阵——“早知潮有汛”,怀着“后浪推前浪”的喜悦和责任助推文学新潮的到来。

《星星·散文诗》的“星发现”栏目刊发新生代散文诗人作品,侧重思想新、写法新、语言新,更注重有潜力的青年人的作品。“诗校园”栏目征集在校教师、校园文学社及学生的优秀散文诗作品。为中国散文诗发掘年轻作者奠定基础,蓄积力量。目前,《星星》诗刊举办的全国青年散文诗笔会已经召开了5届,陈巨飞、丛安、年微漾、龙少、沙冒智化、司念、潘玉渠、谷莉、燕南飞、朝颜、马文秀、敬笃、赵目珍、江汀、蔡淼、王悦……这些年轻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成为中国散文诗重要的力量。

三、诗歌元宇宙——青年诗人的社交矩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意。面对“Z世代”成长下的年轻群体,要了解青年人的诗歌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就要走近他们的生活,为他们营造诗歌元宇宙,汇聚成诗歌的火炬,点亮一代人的诗意。

种一棵诗歌元宇宙的大树,首先需要播撒种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新诗刊物,把诗歌的种子播撒进校园,让星星之火照亮校园一直是我们的心愿。星星诗刊杂志社从2017年起开展了诗歌进校园公益讲座活动,至今连续坚持了近7年,在全国各地共举办近200场诗歌进校园的讲座,有近10万师生接受诗歌洗礼。当年首批受益于星星诗歌进校园公益活动的00后们,现已经成长为当代的青年诗人。“诗歌,它改变了我的一生。星星之火,从此让诗歌照亮我的生命。”四川的赵星宇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孩子,一次诗歌讲座让他从此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成为了一名青年诗人,并通过全国大学生投稿顺利入选第十五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其次,在诗歌的元宇宙中,需要的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当下最显著的表现是新媒体社交矩阵。随着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面对传统纸刊的发展困境,《星星》诗刊率先在2015年就开辟微信公众号平台,后接连在微博、今日头条、视频号、小红书都开通账号,为一大批青年诗人提供了诗歌交流的平台。随着《星星》诗刊APP的上线,更是实现《星星》从1957年创刊号开始,所有纸刊的数字化转换,构成《星星》独有的大数据库中心,读者可以电子阅读每一个时期的《星星》。迄今,《星星》各大新媒体矩阵在线用户高达几十万,点击量破亿。作为青年人熟悉的社交平台,《星星》诗刊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发声和参与方式。

一个元宇宙的开创意味着全方位、多立体的空间开拓。在这个空间中,要启动一架诗歌机器还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凝聚用户和读者。《星星》诗刊在组织活动上,更着力结合当下青年人和大众喜爱的阅读方式,其中跨行业、破圈的方式成为首选。2022年,《星星》诗刊联合网易LOFTER共同发起“青春碎片”散文诗征集大赛,旨在给予参赛者一个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平台。活动期间共收到全球华文作品1.4万余件,5000余人参加大赛。部分优秀作品由协办方网易云音乐九号原创工作室进行音乐赋能与创作,成为优质音乐作品。2023年,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走进海南五指山,其间大学生的诗歌作品被改编成视频和文创产品,得到五指山文旅公司的大力推广,获得市场认可。2024年,星星诗刊开辟“科幻诗”专栏,吸引广大青年诗人踊跃投稿,他们的作品不仅刊登在纸质刊物上,还通过视频号用AI匹配图像演绎出来,一时间,科幻诗成为当下青年诗人们讨论度颇高的话题。

对于青年的扶持与鼓励还表现在奖项与高稿酬的奖励上。《星星》诗刊是国内首家设立“大学生诗歌奖”的文学期刊,从2007年起,至今已经有郁颜、茱萸、易翔、聂权、谢小青、余幼幼、徐钺、戴潍娜、程川、簌弦、李啸洋、路攸宁、焦典、张雪萌、师飞、伯竑桥16位大学生荣获此奖。星星诗刊杂志社与四川省罗江市政府合作,10年里举办两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评选,颁发证书和奖金。入选的青年诗人中,鲁娟、马嘶、熊焱等人现已成为全国诗坛中的实力诗人。

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获得者伯竑桥领奖

让诗歌赋予青春的活力,用青春书写诗歌的海洋。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星星》这本走过67年的老牌诗刊,在诗歌的星海中,正因无数小星星们的汇聚,才发出耀目的宇宙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拥抱一朵花最好的方式,就是心中有它绽放的味道。《星星》诗刊将秉承当初复刊词上的誓言,把最美的星空留给青春,留给青年,让诗歌的美好与芬芳绽放在青春的印记之上。

作者简介:

任皓,星星诗刊杂志社理论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