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第六期)| 聚焦青年写作:呈现新质 迎向未来 《十月》:辨识青年作家“早期风格” 更新文学传播媒介语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江 汀  2024年08月23日07:46

主持人语:

青春是生长的力量,生长伴随新的状态。新时代青年有新的精神、新的理想,新的生活蕴含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由此促生了更具开放性的书写,也不断拓展着文学的边界,迎向前人所未见的未来。从初出茅庐到呈现新质的创作风貌,80后、90后乃至00后青年作家以其鲜活的艺术个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与之共振共鸣——由此我们看到,作为人才储备与影响力传播的重要阵地,文学报刊通过专栏、专刊、专号等专题内容呈现,多元平台展示,活动拓展等方法路径,成为见证文学青春足音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本期“有态度”专栏邀请《文艺报》《收获》《十月》《青年文学》《作品》《文学报》《星星》诗刊主编、编辑或栏目主持人,由办刊思路、栏目设置、内容运营、发现和培养青年作者等角度切入,分享对“青年写作”话题各个侧面的关注与思考。

——栏目主持人:杜 佳

《十月》:辨识青年作家“早期风格” 更新文学传播媒介语法

江 汀

著名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曾总结分析了作家和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晚期风格”。而与之对应,在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中,其实也一直存在着同等重要、同样鲜明的“早期风格”。进一步来看,我们也可以说,“晚期风格”的必要条件正是“早期风格”。因为当我们穿越层层历史地表去认识一位作家的时候,就会发现,“早期风格”必定显现了这位写作者的“初心”。

尽早辨识青年作家们的“早期风格”,正是文学期刊和文学编辑的重要职责。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文学期刊,《十月》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一直保持着重视青年写作、推出青年作家的传统。

文坛大家也曾是“新人”

在文学受到大众高度关注的20世纪80年代,很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都是以“青年”的身份登上《十月》版面的。1983年,时年26岁的青年作家铁凝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发表在当年《十月》杂志第2期头题,迅速在文坛引发热烈反响。无独有偶,李存葆、张承志、张贤亮、贾平凹等文坛大家的早期代表作都首发于《十月》,当时他们都是青年作家,都是“新人”。

《十月》1983年第2期刊发铁凝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搭建“小说新干线”,四代青年依次登场

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说新干线”栏目,如今已经成为《十月》杂志的宝贵办刊财富。“小说新干线”栏目首次出现在1999年第1期《十月》杂志上,重点关注那些具有创作实力和潜力、还未受到文坛充分关注的青年小说作者,以“小说+创作谈+评介”的形式集束呈现。《十月》现任主编陈东捷正是该栏目的首任编辑之一,截至今年,“小说新干线”栏目已经创办整整二十五年,累计推出120余期、上百位作者,70后、80后、90后、00后四代青年依次登场。如著名诗人、批评家T.S.艾略特所言,“任何想在二十五岁以上还要继续做诗人的人”必须具有“历史意识”,不知不觉间,“小说新干线”栏目也到了这一年龄,而近年来,在总结经验、借鉴规律的基础上,该栏目在原有模式上又有所创新。比如,今年第2期发刊时正值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编辑部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编发该期的“小说新干线”,于是,伍倩等三位青年女作家共同组成了这一期方阵,她们的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诠释了“女性成长”这一备受关注的文学主题。同一主题、三位作者、三篇作品,这样的编发方式一方面让更多的青年作家出场、亮相,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具宽度的文学视野。

“小说新干线”栏目刊发的部分作家

以小红书和视频号“更新媒介语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眼下媒介变革的新时代,《十月》杂志尤其注重保持“更新媒介语法”,积极运营小红书、视频号等年轻化网络社交平台。例如,2024年初《十月·青年专号》出刊后,编辑部邀请这批青年作家分别以短视频的形式录制创作谈,在小红书、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在各自的拍摄过程中,有的作家以传统方式出镜侃侃而谈,有的作家选择用AI生成短视频,有的作家在短视频中以沙画的形式来展现小说故事情节。本职工作即为电影导演的作者拉华加,还将自己的创作谈直接拍成了一部微电影,达成了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叙述转换。

其实,在近两年的杂志宣发工作中,小红书正是《十月》的一张亮眼名片。自2023年夏天创设以来,“十月杂志”小红书号始终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推送文学作品和文坛讯息,运营一年内粉丝数已经超过1.8万,打造了多篇爆款推文,并于2023年年底荣获“第九届年度书业营销推选”最受欢迎新媒体账号。在专题策划方面,我们首创推出了“文化探店系列”——以短视频的形式带领读者线上“种草”全国各大城市的特色书店,比如北京的万圣书园、三联韬奋书店、涵芬楼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等,为读者探寻精神食粮。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作为传播载体的文学期刊有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它介于图书出版和报纸传媒之间,比图书周期更短、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稿,较报纸周期更长、能够承载更具深度的内容。而小红书是近几年来广受年轻受众欢迎的新媒体,也已经是中文互联网最便捷的资讯搜索、传播工具之一,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媒介属性和特点,以办报纸的意识来运营新媒体,及时关注文学圈各种最新资讯,将其呈现给受众用户。

“十月杂志”小红书号界面

参展图书市集,亲近年轻读者

除了线上平台之外,《十月》杂志也积极展开线下活动,例如,编辑部于今年首次参加了“做書”图书市集,成为当期图书市集的唯一参展文学期刊。与传统书展相比,图书市集是近些年来的新生力量,它的一大特点就是青年编辑和年轻读者的“含量”极高。在市集期间,《十月》杂志的青年编辑们集体“出摊”,通过小红书、微博、微信读者群互动等方式,更新了传统的宣传、销售模式。作为90后文学编辑,《十月》杂志编辑蒋在全程参加了市集活动,在她看来,“图书市集搭建起了一个编辑、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相互交流的精神乐园”,“在小小的摊位上,我们和其他图书编辑一起,共同表达着青年一代的文学声音”。在持续四天的展会期间,编辑部带去的近400册杂志销售一空,杂志社的系列宣传动态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年轻读者现场扫码加入了《十月》杂志的微信读者群,该微信群在市集活动结束之后仍然十分活跃。借此机会,《十月》杂志与年轻读者们保持了高频率的编读往来。

《十月》图书市集参展海报

与文坛主流互动,共建公共空间

《十月》杂志还始终注重与文坛主流互动,积极参与推举文学新人的公共事业。2022年,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先生捐出个人稿费,在中华文学基金会设立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该项基金由中国作协运作,每年从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选出若干名作家予以支持和鼓励,而《十月》杂志正是该系列活动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截至目前,“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已经举办两届,孙频、郑在欢、三三等六位具有实力的青年作家先后入选“年度特选作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在《十月》杂志发表作品。在承办、策划该活动的主题研讨会时,《十月》杂志特意广泛邀请国内原创文学图书出版界的资深代表参加研讨,形成“书刊互动”——在青年作家已经达成“期刊发表”的情况下,助推他们更加顺利地前往“图书出版”环节。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与会者合影

文学史家谢冕先生曾以“一份刊物与一个时代”来评价《十月》的办刊史,近年来,执行主编季亚娅又提出了新的理念——“文学向未来”。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十月》杂志办刊思想最贴切的诠释。也许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十月》杂志微信公众号界面上,目前的简介文字是:“《十月》致力于设计文学更广阔的形态,让多样的故事、多样的写法和多样的读法同时出现,创建热气腾腾的文学公共生活。文学向未来,我们始终在场。”

作者简介:

江汀,《十月》杂志编辑、青年诗人,著有诗集《来自邻人的光》《北京和灰尘》,散文集《二十个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