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矿新采 ——写在“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出版之际
上世纪80年代,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收录了大量文献,记录晚清外交官、学者对国外的观察,其中也不乏外人对中国看法的记录。世纪之交,以葛兆光和张伯伟为代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成为一个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学科。
近些年国内出版了不少译丛,关注晚清以降外国人对中国的观察和记录,有代表性的就有《西方的中国形象》(黄兴涛、杨念群主编,中华书局出版)、《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张明杰主编,中华书局出版)、“亲历中国丛书”(耿曻、李国庆主编,中国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西方人看中国’文化游记丛书”(南京出版社出版)等。
就中德关系和文化交往而言,近20年经过学者的努力,不少被湮没的珍贵文献也被陆续挖掘出来。“中德文化丛书”(叶隽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青岛日德战争丛书”(秦俊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译丛。当然,前面提到的几套丛书中也间有德国人的作品。此外在德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些早期中国研究代表作也被译介到了国内,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商务印书馆出版)。
令人欣喜的是,近期,张帆主编的“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的前四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关注点在于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叙事。其中一本是译文选编,另三本是研究专著。
二战前夕,为数可观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在中国避难。近一二十年,国内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不少,国人对此已不陌生。在逗留期间,他们创办了自己的报刊,例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等。受语言限制,加之年代久远,少有人关注,长期以来,这批珍贵的文献一直没有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国内德语语言文学学者开始关注这些尘封的文献,陆续发表一些有价值的论文,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外文发表的,因而中文读者无缘接触,更不要说一窥报刊原文了,这套丛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
丛书中的《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就从上述犹太流亡报刊中选取了部分具有文学性的短小篇什,如小说、随笔、诗歌等,也包括部分书信文字。这些文字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中许多关于中国的描述很有现场感,亲切活泼。毕竟作为犹太难民,与曾经的那些上层殖民者的生活状态不同,他们生活在底层,与普通的中国人接触交往比较多,其中有不少人主动融入中国社会。因此在他们的笔下,很多之前西方人(主要是上层和教会人士)向自己的同胞传播的那些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被打破了。而对于现今国内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这些兼具文学性和史料性的文字也给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往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在大众媒介的专业海外记者出现之前,人们关于域外的了解多半来自那些旅行者的讲述,而事实上,最早的一批驻外记者很多就是那些行走于异地的文人兼任的,德语文学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海涅。较之英法美等其他西方国家,德国与中国的正式接触较晚,来华旅行的人也很少。随着后起的德国在华“利益均沾”乃至获取了殖民地,来华的德国人逐渐增多。在经历了一战的短暂停顿后,魏玛共和国时期来中国旅行的德国人明显增多。这股东方(包括中国)旅行热有几层背景:从经济角度来看,德国愈发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商旅往来日益增加;从文化层面来看,一战失败后,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对一直以来高歌猛进的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而迥异的、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文化似乎又一次提供了一种帮助西方文明走出困境的另类方案,故而来中国实地观察成为了一种选择;此外,随着交通日益发达和旅行成本的降低,大众旅行开始兴起,相对富裕的市民阶层也开始将旅行的范围扩展到了遥远的东方。
《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就是对这股中国旅行热的考察之作,该研究着眼点不仅仅在于描述游记中的中国形象,而是进一步探究这些中国叙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态。因此,标题中的“镜像”概念是准确的,因为在镜像中反映的不只是观察对象的面相,也包含了观察者自己的精神面貌。作者揭示了这一时期的游记与以往关于中国的叙事不同,前者要么热衷搜集各种亦真亦假的见闻,要么力图汇总各类中国知识,或者以科学家、探险家、商务人士的身份记录个人体验,无论是哪一种,大体上都是以一种相对超然的态度。然而魏玛共和国时期来华的这些旅行者,他们大多带着自身的问题意识,将中国作为一面镜子,从中反观自我,折射出自身的矛盾心态。很多游记的作者本人就是现代性的怀疑和批判者,而当时的中国正在努力参与到现代性的洪流之中,大都市正是这一发展进程的展开场域。
正如作者所言,作为工业化和现代性“被最为深切地体验到的场所”,上海、广州、南京、北京这些“最早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中国城市”,“引领着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为魏玛时期的德国旅行者提供了一扇观察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国社会的绝佳窗口”。这些游记的作者在中国的城市里看到了“东方芝加哥”,看到了资本主义在古老东方国家的迅速发展,看到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怪相。此外,这些德国人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也渗透在了他们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观察之中。对西方文明抱有疑虑的德国人在批判西方式资本主义的同时,甚至生发出他们有关“人类共同体”的乌托邦想象。虽然这些想象并非无源之水,但在中国的体验和经历,强化了他们的乌托邦设想。
丛书中的《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和《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与前书一样,都是基于具体文本研读的研究,借助最新的理论框架展开论述,有点有面有纵深。这两项研究所依托的文献堪比富矿,很值得后来的学者继续深挖。
丛书的主编张帆教授供职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这套书也可以视作学科传承和发展的明证。近20年前,卫茂平教授的《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问世,这是国内该领域第一部系统研究之作,书中随处可见有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叙事”的描写和评述。然而当年书中涉及的很多作品在中文世界鲜为人知,也没有中译本。经过一两代学者的努力,如今不少书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论文和专著迭出,译者和作者大多是新生代。希望“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的后续品种顺利出版,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在这一领域耕耘开拓。还有一点也是确定无疑的,这些德语文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对史学界同仁也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