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9-2024年广东儿童文学观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洪艳  2024年10月09日16:51

2019年以来,广东儿童文学从创作成果、文体探索、作家队伍、地域文化、出版推广及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了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这些年,广东儿童文学的不仅保持了多元化的创作风格,还在文化传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大批知名作家产出的作品深受儿童喜爱,获奖层级和数量逐年递增,为广东乃至全国儿童文学发展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广东儿童文学在本土与世界、虚构与现实的对撞融合中,呈现多处亮点,是以闪着光的童年步履迈入了一个新的荣光时代。

2019年以来,广东儿童文学出现一个新的发展态势:以地域为界的儿童文学作家群正在生成。如以李国伟、陈子典、胡永红等为代表的广州作家群,陈诗哥、郝周、袁博等为代表的深圳作家群,洪永争、晓雷等为代表的佛山作家群,陈华清、苏展为代表的湛江作家群,一苇、谢莲秀等为代表的东莞作家群,钟秋苹、风晓樱寒等为代表的江门作家群等。这些群体的生成,正联动着港澳儿童文学逐步构建起大湾区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共同体。

一、成果与影响令人瞩目

近五年来,广东儿童文学在获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19年,陈诗哥被中宣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宇宙的另一边》入选人教社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无疑山》获《儿童文学》童话擂台赛银奖,《国王的宝藏》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何志军的《紫色风铃》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袁博的《鸟飞芦苇荡,人迹红海滩》获首届大自然儿童文学奖。黎俊生的《报答》获小百花奖。叶莹的《会刻猫头鹰的男孩》获“上海好童书奖”。黄俏燕的《岭南民间故事》获“南国书香节”优秀图书奖。王聪的《绝对没大脑》获中信童书年度合作伙伴奖。

2020年,陈诗哥的《星星小时候》获第五届(2018—2019)《儿童文学》金近奖,《国王诗篇》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郝周的《白禾》获曹文轩儿童文学奖佳作奖,《石头花》获“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铜锤铁锤》获儿童时代文学新势力征文大赛三等奖。杨新晴的《秋天故事集》、陈安卡的《甜桑树》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华清的《追梦海底世界》、郝周的《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获“读友杯”全国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优秀奖。陈华清的《暖暖》获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肖群芳的《尹婆婆和泥鳅》获《东方少年》全国重点作品扶持“优秀奖”。袁博的《饥饿的猿人》获 “上海好童书奖”;饶远的《大鹏鸟,飞向世界》获“上海好童诗奖”。

2021年,是广东儿童文学蓬勃发展的标志年。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共计产生18部(篇)获奖作品,其中胡永红的《上学谣》、吴岩的《中国轨道号》位列获奖榜单。这开创了广东省在该奖项中有两位作家、两部作品同时上榜的先河。苏展的《百家碗》(小说)、林萧的《白面奶奶》(小说)、王长敏的《枣红色的巢》(童话)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诗哥《一个迷路时才遇见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获得德国慕尼黑国际图书馆白乌鸦奖,《几乎什么都有国王》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丛书”,童话《几乎什么都有国王》入选《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短篇经典(童话卷)》,童诗《哪个世界更大呢》入选《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短篇经典(诗歌卷)》。

2022年,陈诗哥的《一个迷路时才遇见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晓雷的《千里牛》分获中国寓言文学金骆驼奖•黄金奖和亦金奖。袁博的《少年的边境奇遇》,寻麦的《枯枯草王国》获“上海好童书奖”。亚明的《胖胖的梦想》获“金画眉”全国优秀儿童剧本奖,《羊儿在云朵里跑》获“金画眉”最具潜力儿童剧本奖。黄虹的《石头记》获“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优秀奖。陈华清的《海龟湾的秘密》获“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短篇优秀奖。蒋双超的《男孩与邮箱》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儿童文学组季军,《天气快递》获“林甸杯”儿童文学大赛二等奖,《小羊曼妮的花园》获“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一等奖,《发芽的星星该如何处理》获小十月文学奖童话组佳作奖,《拾光的阿穆》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王长敏的《小狐狸的冷焰灯》获南阳新锐作家出版奖,《爷爷的黄金瓜》获“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优秀奖、《去百顺镇的兔子》获谢璞儿童文学奖提名奖、《山妖的露珠球》获黄山儿童文学奖佳作奖。李文芬的《一加一不等于二》获深圳市睦邻文学奖。黄晓璐的《蛋雕妈妈的灯》获 “林甸杯”儿童文学大赛三等奖。

2023年,陈诗哥被评为《儿童文学》六十周年荣誉作家。叶莹的《爱捡树叶的女孩》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张逸诗的《酿酒的阿真》获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铜奖;《消失的银镯》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李文芬的《水牛进城记》获 “温泉杯”全国短篇童话大赛优秀奖。蒋双超的《发芽的星星该如何处理》获小十月文学奖童话组佳作奖。李学武的《养月亮的小孩》入选“南国书香节”十大好书。洪永争的《摇啊摇,疍家船》,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吴依薇的《二十二张汇款单》获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儿童文学)。陈华清的《竺可桢》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胡永红的《上学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蒋双超的《向南是大海》获“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大赛二等奖,《告别》获 “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寻麦的《奶奶的帽子》获得小百花儿童文学奖提名奖。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获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谢莲秀的《您好,树岛主》入选省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作品创作扶持。黎俊生的《少年“城”长记》获年度儿童文学新书榜提名。王溱的《岭南偶遇》,获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岑孝贤的《雄狮少女》获年度桂冠童书。何腾江的自然笔记·岭南博物系列丛书《麻雀麻雀叽喳喳》等6册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桂冠童书“百强名单”,入围“大鹏自然童书奖”等。陈炳育的《老鼠评理(外二则)》获谢璞儿童文学奖主奖;苏展的《欢喜邻居节》、苏铁苏铁的《没必要杞人忧天》获谢璞儿童文学奖提名。一苇《中国故事·人间》《中国故事·万物》《中国故事·道路》获广东省第十届民间文艺著作奖。

2024年,第十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中,洪永争、李文芬、林以昼(蒋双超)、塔娜、王燕妮、郑子龙等6位作家作品获奖。陈诗哥、胡永红、路航、何腾江、郑子龙、岑孝贤、一木秋、苏展、何回等9位作家获得首届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陈诗哥被评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四十周年优秀作家,向民胜、李虹蔚、张晓雷获得“发展贡献称号”。

二、地域文化与作家情感

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以丰富的情感结构链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童年经验融入作品中。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还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一是岭南文化的亲和态。

从地域文化出发的儿童文学作品,天然地具备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洪永争将《船儿归》《月亮坡》《疍家船下水如天》《水岸之间》《耳朵里的怪声音》等组合形成“疍家”为标志的创作体系,集中展现广东疍家文化的独特风情和人文底蕴。除此之外,他还秉承对文本意象进行巧妙设置的古典文学传统,将广东特有的植物意象寄寓了独特审美价值,营构了文本的诗学空间。《巷子里木棉树》作为一部原创现实主义长篇儿童小说,以珠三角的村落为创作背景,岭南特色建筑为空间叙事场域,以木棉树、棉絮和棉籽为意象,书写外来工子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讴歌其坚韧的品质。

谢莲秀、香杰新合著的《东江谣》是一部融合岭南水乡客家文化元素与龙舟民俗、民间风物的长篇儿童小说。作品以古老的东江下游东莞水乡为背景,以儿童视角展现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变迁与冲突;呈现东江源头及沿岸的生态之美、民俗之美及人文之美,期盼帮助少年儿童建立家园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传承和守护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脉。

陈华清继《海边珊瑚屋》《走出孤岛》《七彩珊瑚》后,推出的《鹭舞红树林》,入选中国生态小说榜单(全国仅十部/篇)。该作品以少年陈涛涛回乡见闻为线索,以推理性的叙事方式,讲述祖孙三代海岛人保护红树林及海洋生态的感人故事。作品以湛江的地理环境、地方民俗和人文历史为依托,展现中国南海之滨的“红树林精神”,及其精神内核所生发出的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作者以“文学性”-“地域化”-“生态美”的多元融合,书写了“美丽乡愁”,展露了地理风俗,袒露了作家的情感结构,也显出了向儿童灵魂深处勘探的写作笔触。

二是童年经验的情怀性。

童年经验是由人最初的自我意识、思想情感积淀而成。广东儿童文学作家群体构成是多元的,要表现审美情感的内核对真善美的追求,童年经验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反映童年经验的作品常在“成人—儿童”“过去—现在”两种视角与时态中展开多维度叙事。这兼合双重时空的叙事艺术,恰好能将作家归置于“现在”“过去”中袒露出别样的情怀。

郝周的《牛背上的白鹭鸟》试图通过历史典型事件遮蔽下,人性善良给予儿童心灵的滋养。作品在回望上世纪60年代关于饥饿的集体记忆中,以去英雄化与隐藏崇高的方式,拉近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凸显作者独具匠心的书写功力与为文品格。《白禾》以乡村男孩白禾的成长为主线,以亲情、友情铺展出多条副线,让我们看到幼年失明、童年失怙的盲童,如何在人间冷暖中长出一颗明亮而温暖的心。《青茶的过年心愿》将童年经验的“诗意”通过两种民间文化气息晕染显形:一是运用童谣辅助叙事,把乡间的年味溢于纸上,牵动人物情绪的起伏波折。二是乡间年庆节俗,为情节的发展铺设隐性时间线,形成作品厚重深沉的艺术基调。作者始终将童年经验和历史哲思灌入张弛有度、紧张有序的叙事节奏中,将苦难与深情、悲凉与希望、人性丑陋与纯美融合得恰到好处,在温情与沉思中步入生而为人的意义探寻之路。

陈子典的《新广府童谣》《陈子典儿歌300首》,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粤味的题材,以轻快明朗的方式,展现岭南民俗风情、城市新貌、儿童生活,构建新的童年经验。饶远的《童话点亮人生》(3卷本),从童话、童诗的文体探索,儿童文学创作历程和儿童文学培训经历中,展现出可贵的童年经验和作家情怀。他的创作以儿童视角的想象,展现童趣之美,传递真与善的正向能量。耿立继《时光的脚丫》之后的《星星的脚步》《银河的礼物》等儿童诗集,将童年经验中的纯真、率真、幻想、欢愉尽数入诗。他以童诗的写作意趣达成文字和图画的双重美学韵味,在童年往事深处,由己及人地与当代小读者形成情感共振,引领读者感受世态人心、传统文化和自然的无穷魅力。

三是情感叙事的时代性。

任何一种美好价值落实到儿童文学作品中,都需要在具体的时代条件下做周详的辨析和妥帖的安顿。儿童文学作家关涉地域文化所承担的责任、所生发的情感,会为儿童开掘出多维的生态空间和精神空间;也会促使作家从儿童本位出发,引领儿童发现自我、发现家乡、发现中国、发现世界。新时代地域差异的价值性得以不断显现,广东儿童文学在贴合时代发展中,重新发现和发掘地域,已然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

胡永红的《像你那样》作为聚焦乡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少年小说。作品藉由少年视角,以“圆”的叙事结构和“一唱三叹”的叙述方式,以山区两所学校的人和事为镜像,再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几代乡村少年的迭代成长和乡村教师的传奇故事。该作品作为《上学谣》的姊妹篇,写成于作者走访粤西、河南、贵州、陕西等地后,以多维度呈现40年来乡村教育变迁的历程,体现了作家在奋进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中社会使命和历史担当。

苏展的《最长的假期》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现实背景,将苏晓墨、叶城等男孩置于现实与网络的二维空间中,拓展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空间的可能性。一是男孩的成长会在自主建构的“秘密社团”中寻求成长空间的成就感。二是“恶作剧男孩”的演变之路凸显出成长的心灵空间。《紫霞坡》以雷州半岛为故事背景,讲述12岁“问题少年”甄小帅回乡成长蜕变的故事。“紫霞坡”这“一方水土”既呈现一个孩子动态的生长过程,又呈现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力度和成效,还呈现新时代地方文化的动态化发展轨迹。

黎俊生的《特别的暑假》以粤西沿海小港村的少男少女为叙述视角,讲述少年们以暑假为契机,自觉投身脱贫攻坚战。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独特的历史语境构建小说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依托呈现海边少年“中国式童年”的成长光景。《少年“城”长记》以农民工子女为关注,讲述乡村女孩阿红跟随务工父母进城,在城乡文化震惊中感受到种种不适,继而在努力融入城市学习生活中收获友情和成长。作者对于“成长小说”的把控,基于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地方文化的异质性和青少年亚文化促成作品主题,展现广东新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姿态。

三、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丰富的智慧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势必成为广东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金矿。广东儿童文学面对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审慎地筛选、表现和传承其中优秀的成分,为当代儿童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起到护航作用。在儿童文学领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既因缘于中国文化祖先崇拜的传统,又是中国文化获得表达的最基本机制。这种传统与机制将会为当代少年儿童了解中国文学的美学表达提供路径,也能显露广东儿童文学在体现中国现代化道路、彰显当代精神的特殊之处。

一是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新变。

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丰富多彩,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童谣等,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改编”素材,颇受当代作家的青睐。

一苇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批沙炼金十余载,立志要以现代化的讲述方式为中国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她改写《聊斋志异》的《罗刹海市》,发掘了两处伟大象征:一是“罗刹国”,象征着黑白颠倒、以丑为美的人间世相,凝聚成一个“颠倒国”意象;另一个是“海市蜃楼”,象征缥缈、遥远的“理想世界”。《罗刹海市》作为涉及海洋元素的历险记,在滑稽和反讽的美学风格中启发孩子发现、思考现实生活的复杂与多面性。而《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包含了《崂山道士》《王六郎》《画皮》《风神与花精》《秋翁与花仙》《壶公与费长房》《鲛人的眼泪》《白螺仙女》《牛郎织女》《雷神》《鹤民国》《宋定伯卖鬼》《龟蛇二怪》《和合二仙》《五谷之神》等15个民间故事。该套书以图画强化主题,营造氛围、增补细节,生动完整地呈现故事。而现代性的讲述方式使得这些古老的故事既充盈趣味又富含深意,为当代少年儿童多侧面、多角度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供了中国传统美学体察万物之灵动的方法。

二是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表达。

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必定与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文化、审美积淀密切相关。深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儿童成长的效用,是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介入生活的重要职责,并以创作实践表征审美情态与时代责任。

岑孝贤的《雄狮少女》是国内第一本以舞狮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以山清水秀的广东岭南小镇为故事背景,讲述一群少男少女在舞狮过程中成长、蜕变、闪光的故事;展现醒狮文化在跌宕起伏的时代风潮中的兴衰变迁,抒写醒狮人传承民俗文化、追求艺术之美的坚韧意志、从容心态和浩瀚心胸。作者在构建文本时,以传闻和梦境两种方式交替出现狮子传说。无论是梦境里古代神话的瑰丽魔幻,还是坊间传闻里的神秘灵异,都把雄狮作为精神图腾镶嵌在情节之中,陪伴着主人公步步向前、攀越高峰。

王溱的《岭南偶遇》同样以非遗项目“岭南杖头木偶”为媒介,展现广东少年儿童成长图景。该书讲述木偶学徒星仔的成长故事,展现他从练功偷懒到发自内心爱上这项技艺,再到开拓创新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成长历程。李时玥的《讲给孩子的非遗传承故事(11册)》紧扣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国策,选取花灯、绒花、风筝、毛猴、泥塑等11个非遗项目,以非遗传人为故事主角,从溯源、实操、欣赏三个角度进行讲述,梳理非遗的发展与传承脉络,传递工匠精神。

三是经典哲思的巧妙内嵌。

广东儿童文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中,以大体量的创作和令人瞩目的殊荣,让我们看到儿童文学创作接续古典“文学”与“文化”之脉的希望。

陈诗哥的《一个迷路时才遇到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大量吸纳民间故事的因子,具有表现人类普遍心理的功用,显出集体无意识的意味。他预设童话的隐含读者为0-99岁的“孩子”,借助想象将人类文化史中经典的故事、形象,变形为富于意味的隐喻,值得读者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反复咀嚼。在《国王的诗篇》中,一位诗人路过“我们”的国家,他以“沉醉”的状态被冠以“疯子”之名。他既像古希腊的行吟诗人,又有《理想国》中“诗人”的特质,更兼具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疯子”的诗性智慧。在《卖货郎的故事》里卖货郎将一个女妖的故事棒卖给了“我奶奶”,这个女妖的故事缀合在卖货郎的故事中,显出了中西民间故事对于其童话创作的影响。同时,女妖的故事里还潜藏着蒲松龄笔下、古希腊神话中女妖的灵犀、灵动、智慧与渴求爱等特质;也包涵了安徒生童话中的某种现实意味。

陈诗哥的童话透露出的乐观主义精神,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最深切最崇高的希望。《宇宙的另一边》以诗性的想象开启宇宙另一边如愿、欢愉的瑰丽,使之成为“孩子”心灵最柔软的抚慰。《星星小时候》以“在很久以前”“一锅熬炸了的粥”开始,散落的米粒成了星星,流溢的米汤成了银河,炸裂的勺子成了北斗星……在地球这颗米粒逐渐长成大剧院后,每天上演各种新故事中结束。这种回环又开放的结构简洁明了,令人会心一笑。作者用镜像互现的方式将我们与遥远的“它们”进行比对与想象,极富阅读快意。他的“牛粪书”系列图画书深埋“荒诞美学”于“童真”“喜感”表相之下,也包含了对“世界起源”“宇宙中心”的追问。他之于童话深邃的哲学观和世界观,能引领儿童用全新的眼光认识世界、想象历史与未来。《在欢乐谷等你》以屠镇成人礼的仪式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可洞见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否定性思考。爷爷留下的“王国”,往前回溯是中华大地所有乡村孩子童年成长中的伊甸园,往后瞩望是今日之中国复兴征程中对土地的厚爱与深情。

四、作家培养与多方联动

一是作家创作越趋自觉。

陈诗哥的创作从《童话之书》到《宇宙的另一边》再到《一个迷路时才遇到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甚至《月光花园》《从前,有一只象》《从前,有一只皮球》《一句话的故事》以及“牛粪书”系列图画书等,都一直在有意识地尝试构建独属于他的童话美学体系。“童话故事是有关人生旅途的寓言故事。”他的童话不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虚妄形式,他以他的真实坦诚,将现实中的经历投影至童话,构建起的童话体系带有寓言特质,吸引读者潜入生活的内里不断挖掘生命的意义。

何腾江创作中的构思运力,体现在独具岭南自然生态特色的自然散文书系上。他立足文学和科普融合发展的跨学科立场,以叙事性与人文性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我家住在雷州半岛》从“童年”与“故乡”两个维度,以故乡“灵界村”为圆点,辐射岭南大地,深情书写童年与自然的亲和,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自然里的文学课(3册)》以行走大地的声响,用优美的文字激发儿童对自然的好奇心,以趣味性的方式普及自然知识,彰显文学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自然笔记·岭南博物(6册)》以儿童视角书写自然和人类的故事,行走山野、田园、海洋、红树林、湿地、滩涂……深刻体现了“生态童年”的要义,构筑了童年生命与故乡、自然、万物整生性的和谐。

二是创作与研究形成互动。

与广东儿童文学的创作繁荣和梯队承续略为不同,儿童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队伍正在生成,也正逐步与文学创作形成更和谐的互动。王俊康、李国伟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不遗余力地推介作家新作。西篱从广东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创作特色形成等方面,对《上学谣》《中国轨道号》及《升旗手》《第二十二张汇款单》等作品进行剖析。她从精品创作的谋划、布局和推介角度总结近年广东儿童文学的成果,呼吁构建与新时代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相一致的批评话语体系。周思明侧重从史学角度回望新中国以来广东儿童文学的发展,概括当代广东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与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马忠的儿童文学批评与研究善以问题意识拓展对作家作品的思考,对缺乏审美内涵的作品大胆发声,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洪艳立足广东儿童文学的沃土,以多元的理论视野、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情智融合的语言评析新人新作,熟稔儿童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和美育价值。

五、平台助力与国际格局

近些年,广东儿童文学异军突起。这与省委宣传部、省作协的领导,及各级宣传部门和出版机构共同构建的扶持政策与创作项目体系密不可分。张培忠书记在全省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上提出对儿童文学的支持、扶持力度上的侧重:一是加大力度打造精品力作,形成全省聚精会神抓创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多措并举扶持重点作家。在资金、资源上向有潜质、潜力、能力的作家倾斜,评论、宣传要向他们聚焦,评选、评优、评奖要给他们机会,支持重点作家全心全力创作好作品。三是整合资源打造新平台。吸引大家、名家的同时,发现和培养新秀。四是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的推介。整合高校、媒体及各方资源,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形成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的良性互动。纵向联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各市县作协及其专业委员会;横向联系各出版社、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充分整合资源,有计划地推介作家、作品,使广东儿童文学事业在良好的态势下获得创新发展。广东儿童文学在几代人的打造下,已然具备了一定基础,有脉络、传承、实力,也有亮点。丰富独特的岭南文化、生动鲜活的改革实践、如火如荼的大湾区建设,都在为儿童文学创作提供特有素材,促进着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主动发现、挖掘和创新。

一是多平台的合力推广。

伴随广东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文学高峰论坛的召开;《少男少女》杂志在探索发展中,将《少男少女·小作家》成功转型为纯儿童文学期刊,以《广东儿童文学方阵》等栏目托举广东儿童文学,为作家创作、作品发表、批评研究构建了新平台、新阵地。

以《文艺报》为依托大显发展之态。仅以2021年为计,《文艺报》为广东儿童文学开拓平台,展现广东儿童文学实力,扩大广东儿童文学在全国的知名度、认可度。“少儿文艺”整版刊发针对陈诗哥《一个迷路时才遇见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的3篇评论和1篇创作谈:徐妍《我们为何谈论陈诗哥的童话》、李红叶《一位童话诗人的童话哲思与创作实践》、崔昕平《隐喻王国的穿行者 心灵世界的梦想家》以及陈诗哥创作谈《童话是真的》。“文学评论”整版刊发关于胡永红《上学谣》的4篇评论:马光复《万物有灵与“第三只眼睛”》、徐德霞《多重物化视角下的苦难书写及现实意义》、王苗《壮乡少年的童年书写 万物有灵的浓情叙事》和陈香《留守背景下儿童生命的本质性表达》。“文学评论”整版刊发关于袁博动物小说的4篇评论:李利芳《让动物进入历史的较深层次》、张锦江《梦幻旋律下的猴王故事》、纳杨《生态大背景下的猕猴与人类》和崔昕平《从动物“生存”到动物“生活”》。“文学评论”整版刊发关于郝周《白禾》的4篇评论:余雷《特殊儿童精神世界的追问与关怀》、洪艳《向内叙事的心灵“童话”》、王苗《寻找盲童心中的那一抹光亮》和姚苏平《盲童的光芒》。

在数字化阅读平台的兴起背景中,广东儿童文学实现了跨媒介传播。胡永红的《瑞喜爱小白》实现电影剧本的改编,获中宣部夏衍创意电影剧本奖、中国青少年电影文学学会二等奖、中美国际电影节金天使奖、金童象电影展最佳编剧。《上学谣》改编成电影《红尖尖》获第17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长篇电影,这是其中参评的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入围2021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2021罗马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首届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金童奖”等。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作为文学与影视联姻互动的实验性文本,由田玉奎担任总导演,实现了本土原创影视作品的创编摄制,是探寻粤赣两地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重要源流关系的创新性实践。

在“1+3广东儿童文学大联盟”的前续铺垫中,广东儿童文学从出版到市场推广,从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到校园阅读指导,资源聚合得更紧密、通道运行更顺畅,传播推广实现全面丰收与繁荣。广东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工作在响应“打造广东儿童文学高地”的发展策略中步入全国前列,并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民间儿童阅读团体。如三叶草故事家族、爱阅公益基金会、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为广东儿童文学在线上线下的阅读推广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二是版权输出促进国际交流。

在全球化浪潮中,广东儿童文学于精品创作谋划、布局和推介中取得了不菲成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原创儿童文学”项目,得到了新世纪出版的积极响应。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的少儿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近年来持续关注广东儿童文学作家,包括陈诗哥、何腾江、洪永争、颜展敏、荆方、谢莲秀、香杰新、袁博、路航、钟秋萍等新生代本土作家的创作发展。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出版理念,立足岭南文化,组织出版了一大批体现广东儿童文学创作水平、代表广东儿童文学创作声音的文学精品。该社每年均有图书版权输出,版权输出国家包括阿联酋、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美国、尼泊尔、阿根廷等,真正做到版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该社注重将国内优秀原创童书输出到海外图书市场,为中国和北美地区的少年儿童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图书产品,架设交流的纽带与桥梁,促进中外少年儿童相知相亲、中外文明互学互鉴,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共同书写中外出版合作“美美与共”新篇章。

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们在向内探求风格凝定、以质创优的探索中,也积极主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在《儿童文学》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中,陈诗哥与金波、曹文轩、高洪波、沈石溪等被评选为“荣誉作家”。他是广东地区唯一入选此次评选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21位入选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继他的《一句话的故事》实现中少总社和意大利君提出版社合作出版,并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推出了英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后,《从前,有一只皮球》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五州传播出版社、Cengage出版社联合推出中英文版,显示了其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郝周的《牛背上的白鹭鸟》(日文)入选2023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胡永红的《上学谣》获得尼泊尔版、阿拉伯语版签订出版。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签约乌尔都语版权输出协议,开启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类作品引入巴基斯坦童书市场的先河,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优秀作品走出国门打下坚实基础,并得到央视、中国新闻、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东江谣》乌尔都语版权的签约,是中巴两国在文化领域友好往来、通力合作的行动典范,是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探索。《中国新书》(CBI英文版)(China Book International)2023年9月刊,也向海外宣传推介了《东江谣》。

结语

广东儿童文学在回应时代召唤,推动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在传统小说、童话创作、科幻儿童文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喜地看到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童年的生动人物与成长蓝图,还感受到了新时代广东儿童文学的无限活力和潜力。广东儿童文学在深耕地域文化资源中,积极拥抱国际化发展趋势,创造出诸多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相结合的儿童文学作品。

近年来,广东儿童文学作品越发注重思想价值,注重文本的艺术探索,注重儿童的审美感兴,注重儿童的关爱意识,与时俱进、尊重儿童、贴近儿童。广东儿童文学正以昂扬的姿态,为缔造儿童文学发展的“湾区典范”,在思想引导与审美价值、文化认同与守正创新、“独特性”与“开放性”等方面实现融合统一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