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盛唐时期典籍管理与国家藏书
来源:学习时报 | 刘玉峰  2024年10月15日08:21

唐朝于公元618年建立后,经过近百年的巩固和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步入“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秩序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推动下,国家藏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唐玄宗即位后,十分注意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旧唐书·玄宗本纪》载玄宗于“听政之暇,常览史籍”,特别重视“事关理道”的大环节、大问题。玄宗还明确认为“国之载籍,政之本源”,高度重视国家藏书建设。《旧唐书·经籍志》载,开元三年(715年)九月,玄宗与“更日侍读”的左、右散骑常侍马怀素和褚无量“言及经籍”,说“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提出了推进国家藏书建设的任务。为郑重其事,玄宗颁《赐褚无量马怀素诏》,诏命两人负责具体实施,并提出了“令经史详备”的目标。

在玄宗诏命下,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建设不久即开展实施。从有关史籍看,马怀素和褚无量有着明确分工,又在元行冲、张说等人继任期间得以持续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果。

马怀素主持秘书省编目工程。据新旧《唐书·马怀素传》,马怀素针对“秘书省典籍散落,条流无叙”的状况,于开元五年(717年)十二月上书玄宗,建议在南齐目录学家王俭所编《七志》基础上,将南齐以后至开元时的典籍汇编入一部目录著作中,以摸清当时国家藏书的实有情况。玄宗立即任命马怀素为秘书省长官秘书监,并命国子博士尹知章、四门助教王直、直国子监赵玄默等20余人“分部撰次”,在马怀素统筹之下分工协作。马怀素还奏请玄宗以秘书少监卢俌、崔沔为修图书副使,以秘书郎田可封、康子元为判官,完善了搜访逸书、刊正经史和分部撰录的工作机制。马怀素于开元六年(718年)七月病逝,所主持的编目工程只进行了一年半的时间,虽“未能有所绪别”,但“粗创首尾”,功不可没。开元七年(719年)七月,玄宗命元行冲接替马怀素,继续组织秘书省的编目工程。

褚无量主持乾元殿内库书校写工程。据新旧《唐书·褚无量传》,褚无量针对“内库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的混乱现象,“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开元五年十二月,玄宗诏命褚无量为专使,“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着手缮录校写工作。褚无量还上书玄宗,以闻喜县县尉卢僎等4人“分部雠定”,分工协作。有关史籍记载表明,褚无量主持的东都乾元殿内库书校写工程,是把内库藏书按甲、乙、丙、丁四库,分库上架排比、清理校刊。一年半之后,这一工程基本完成。开元六年八月,玄宗敕令“于秘书省、昭文馆、礼部、国子监、太常及诸司官等,借写及整比”,向乾元殿之外的藏书机构及国家官员“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以补充内库藏书。同时,选调秘书丞殷承业、右赞善大夫魏哲等7人为丽正院(乾元殿改名)修书学士,还制定了编目要求及细则,继续推进内库藏书校写工程。开元八年(720年)正月,褚无量年老病逝,玄宗又命元行冲接替,继续“整比群书”。

元行冲主持秘书省、丽正院编目校写工程。元行冲先后接替马怀素、褚无量后,将先前由马、褚分工负责的秘书省、丽正院编目校写工程合并在了一起。据《唐会要·集贤院》等史籍记载,开元八年十月,玄宗敕令:“学士等入经三年已上,为年深。若校理精勤,纰缪多正,及不详覆,无所发明,委修书使录奏,别加褒贬”。元行冲奉敕贬黜修书学士不合格者,把合格的秘书省原修书学士陆绍伯、马利徵、毋煚、韦述等13人转到丽正院,将秘书省的编目工程合并到丽正院。同时新选朝邑县县丞冯朝隐、冠氏县县尉权寅献等7人为丽正院修书学士,将学士总人数增加到20人。元行冲进而按照“通撰古今书目”方法,依据丽正院实有藏书,有何书便著录何书,对20位学士作了工作上的划分,分别编目总辑、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经学士们的集体努力,开元九年(721年)十一月,丽正院藏书的编目工程完成,修成“《群书目录》二百卷,藏之内府”。开元十年(722年)九月,元行冲衰老罢职,玄宗命宰相张说继掌丽正院藏书建设工作。

张说等人继续主持内库图书建设工程。张说奉命接替元行冲后,以秘书监徐坚为副手,又以张悱“知图书括访异书使”。在编目工程完成后,特设专使,专门负责搜求购募异书珍本,以努力扩充图书数量。与此同时,张说还奉命组织学士们进行重要著述的编纂。如《唐会要·集贤院》载,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命张说组织撰修《封禅仪注》,以应东封泰山之需。开元十三年(725年)四月,《封禅仪注》修成。为表彰学士们的功绩,玄宗赐宴于集仙殿,改丽正院为集贤院,并设“十八学士”。张说病逝后,张九龄、萧嵩、李林甫继以宰相知集贤院事,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藏书建设。

国家藏书建设在开元、天宝年间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藏书总量蔚为大观。宋朝欧阳修、宋祁编撰《新唐书》时,不禁赞叹道:“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玄宗朝整理撰修好的四库书分藏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均以质量上乘的益州麻纸书写,在装帧上均为卷轴装,即宋朝欧阳修所谓“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官修政典《唐六典》记载了当时四库书的储藏和装帧情况——“四库之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以为分别。”其用纸之高标准和装帧之考究,被现代学者誉称达到了“绝妙的境地”。另有学者在研究后指出,玄宗朝用不同颜色的轴、带、签以别四库书的做法,为清朝撰修《四库全书》所沿袭发展,以绿、红、兰、浅灰四色封皮以别经、史、子、集部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