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年云程发轫 今朝踵事增华
来源:文艺报 | 谷好好  2024年10月21日08:06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剧照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剧照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们拼搏进取,勇担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作为昆曲工作者,我始终活跃在基层一线,亲身经历了这一欣喜变化。昆曲是我一生挚爱的事业,我为自己能有幸身处在这个非凡的时代而倍感自豪。

抓住根本,激发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这为我们的艺术生产指明了方向。戏曲艺术的当务之急是传承,而传承必须紧紧抓住戏曲艺术的审美内核和剧种特色,这是戏曲安身立命之本。以昆曲为例,深厚的文学性、表演的细腻和唱腔的婉转是其最大特点。如果这些根本丢掉了,昆曲就难以称之为昆曲,更谈不上保护与传承。

2016年,上海昆剧团举全团之力,依靠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扎实完备的人才队伍,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完整呈现在舞台上。我们曾先后巡演全球20余个城市,《邯郸记》《紫钗记》《南柯梦记》《牡丹亭》这4出大戏连续4晚不间断演出,有力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传播了中国声音。2022年,我们从剧作原点出发,探本溯源、钩陈史料,以“只删不改”的原则,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将55折全本《牡丹亭》搬上了舞台。这部作品还孕育出了一朵“梅花”和一朵“白玉兰”,有效展现了剧团的青年力量。

在创排经典剧目的过程中,上海昆剧团充分考虑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演出市场规律,在舞美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全新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大胆创新的理念和精湛的技艺,力求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例如,昆剧《临川四梦》在舞美上做到了“四场大戏一堂景”,这一设计极大压缩了装台时间,有效控制了布景的制作和运输成本,以便争取到更多的商业演出机会。全本《牡丹亭》采用了360度转台,最大程度控制迁景时间,使得3个晚上呈现55折戏成为可能。这一设计也兼顾了现代观众快节奏的欣赏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23年3月,上海昆剧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00年的昆曲与600年的故宫,两大非遗结成联盟,围绕学术科研、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今年金秋,双方合作开发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即将精彩亮相。深藏于故宫的昆曲文本在尘封多年后,将第一次鲜活地呈现在当下的舞台上,抒写一段戏曲艺术与文博事业共融的佳话。

培养观众,点燃剧种希望

在艺术实践中,上海昆剧团积极培养观众,推进社会美育教育,实现剧种观众的年轻化更替。夯实观众基础后,反过来也带动了市场,进一步激发了剧种的活力。

早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首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社会上就有一种观点:既然都成“遗产”了,那就要像文物一样送进博物馆里保护起来。对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锁在博物馆的文物不能很好地发挥传播教育作用。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提供精彩的表演以供观众欣赏,一个没有观众的剧种是没有希望的。观众是戏曲艺术土壤,只有扎根于观众,剧种才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以我在上海昆剧团的实践来看,培养观众就是培养市场。只有市场收获了一定数量的观众,这个剧种生命力才会旺盛。上世纪90年代,戏曲艺术经历了门庭冷落的低潮。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启动了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普及演出,坚持深入社区和企业,走进校园,“昆曲FollowMe”项目持续坚持了16年,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并培养了3000余名热心观众——“昆虫”。他们中的朱韵雯、钮奕文等小朋友在全国“小梅花”和上海市“小白玉兰”等比赛中摘金夺银。在我们各地巡演中,这些“昆虫”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甚至自费远赴德国、日本等国家观看我们的演出,自愿为昆曲摇旗呐喊。

实践证明,公益普及在孩子们心目中播撒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将来他们长大成人就是昆曲最忠实的拥趸。他们不仅喜爱昆曲,而且愿意为之消费,这样的良性循环为戏曲艺术拥抱市场,真正走向复兴奠定了基础。这些青少年跟着上昆一起成长,初步改变了戏曲观众“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局面,他们的朝气激发了戏曲艺术的活力。

高度重视观众培养,日积月累终于开花结果。从2014到2023年,上海昆剧团的演出收入和演出场次分别增长了370%和120%。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有力说明了昆曲艺术依托培养观众,迈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对外交流,扩大昆曲“朋友圈”

今年5月8日,“玉兰花开·魅力上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获奖代表专场演出”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京昆越沪等多个剧种的精彩演出,将联合国中文日推向了高潮。当海外观众饶有兴趣地聆听中国昆曲时,我感到特别自豪。演出过后,我还做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讲座。海外观众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讲座结束后,他们按捺不住兴奋,冲上台来争相和我合影留念。这种满满的充实感和幸福感,荡漾在我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上海昆剧团在繁重的演出创作任务中,平均每年赴海外演出或交流展示都在10场左右。近年来,上海昆剧团走过的海外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希腊、匈牙利、罗马尼亚、日本等。我们先后登上过柏林戏剧节、“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瓦尔纳之夏”国际戏剧节、东京国际电影节、香港艺术节等多个重要舞台。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分外骄傲,我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一颦一笑皆是情,一顾一盼皆有意”。舞台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现场性和即时性。戏曲的现场表演让海外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文戏细腻绵长,婉约缠绵;武戏铿锵有力,行云流水。

海外出访演出,我们抓住各种机会推广昆曲艺术,为海外观众深入浅出地介绍昆曲艺术的前世今生和台前幕后。每当我提到“中国昆曲有着悠悠六百年的漫长历史”时,很多观众都会投来钦佩的目光。水袖是怎么甩的?不同的折扇动作是如何诠释角色内心世界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也是海外观众对中国昆曲最感兴趣的地方。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这不妨碍中国传统文化以软性的力量直击他们的内心。例如,昆剧《牡丹亭》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故事,海外观众还是很容易被其中“死而复生”这样大胆而浪漫的想象力而折服。再比如,中国戏曲强调的写意之美,给观众留下丰盈的想象空间,这种以简化繁的表达方式与西方审美形成了明显反差,领悟其中之道的海外观众感受到了别样的意趣。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国昆曲在世界各地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知音。昆曲艺术所蕴含的悠久历史、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独特的东方美学,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不仅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而且让中国在世界各地广交朋友,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

2018年,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上海昆剧团制作的中国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荣获金鹤奖“艺术贡献奖”。当颁奖嘉宾松浦晃一郎先生递过沉甸甸的奖杯时,我的眼眶湿润了。2001年,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亲自宣布了昆曲艺术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这一重大消息。那张联合国颁发的非遗证书上,签下的正是松浦晃一郎本人的名字。

2019年,上海昆剧团演出的《临川四梦》惊艳亮相柏林戏剧节,当地观众和专家赞不绝口,称赞“中国戏曲艺术的写意美太高级了,你们领先于世界”。德国《每日镜报》在头版以《致敬中国昆曲》为标题重磅报道,进一步凸显了这次演出的巨大反响。艺术是最好的交流语言。在中外交流中,文化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这方面,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可为。

2016年,在第五届亚洲导演节上,上海昆剧团把法国荒诞派戏剧大师欧仁·尤内斯库的代表作《椅子》以昆曲的形式搬上舞台,将现代人性的普遍价值与中国美学的情境意蕴深度结合,让最古老的戏曲焕发出了新时代的生命力。这部别致的作品迅速成为上海昆剧团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在2020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我们将这部作品呈现给世界观众。荒诞派戏剧以先锋前卫著称,而昆曲艺术的包容力和表现力,巧妙诠释了这部佳作。此次移植改编不仅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又以恰如其分的留白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余地。跨剧种的合作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空间。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年以来,昆曲艺术守正创新,薪火相传,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竞相绽放于这个火热的新时代。一路走来,虽然每一步都格外艰辛,但是观众的掌声总能让我们倍感欣慰。十年云程发轫,今朝踵事增华。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戏曲艺术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作者系上海市剧协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