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中法文化交流“摆渡人” 第十六届傅雷翻译出版奖10部入围译作揭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杜佳  2024年10月25日07:25

作为法译汉图书的标杆,今年的傅雷翻译出版奖将于11月30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10月24日下午,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本届傅雷奖评委会主席余中先揭晓了入围终评的10部译作。

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奖项,更是中法两国友谊的结晶

作为法语图书的引进大国,中国自2013年以来便高居法国出版界版权转让国榜首。2023年,双方签订转让合同达1383份。

本届傅雷奖共收到参评作品47部,其中28部为社科类作品,19部为文学类作品。从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合作的史学巨著《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到德尔菲娜·德·维冈以社交媒体为主题的小说《金米和沙米》;从聚焦历史与文化的《看见巴黎圣母院:一座大教堂的历史与考古》,到由娜斯塔西娅·马丁所著、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从熊口归来》,今年的入围作品依旧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法语译介的多样活力。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间,中法文化交往交流源远流长,而翻译家一直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现代以来,雨果、卢梭、巴尔扎克等法国重要的作家作品被译介到中国,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思潮,在文学等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在傅雷奖组委会主席董强看来,已经举办十六届的傅雷奖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奖项,更凝聚了中法友谊的结晶。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致辞

傅雷奖组委会主席董强介绍奖项历史

2024傅雷奖评委会主席余中先宣布10部入围译作名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译者“年轻化”趋势令人欣喜

余中先、董强与2023傅雷奖新人奖得主吕俊君对话交流

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由翻译家、《世界文学》前主编余中先担任。除了七位常任评委,上届傅雷奖的两位获奖者也将参与终评,更有两名中方特邀嘉宾助阵,他们分别是作家梁鸿和资深出版人汪家明。今年傅雷奖还将再次迎来一位法方特邀嘉宾:小说家、剧作家、电影编剧和导演大卫·冯金诺斯。

优秀作品的传播出版离不开译者们的辛勤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译者的队伍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傅雷奖的60位参评译者中,“80后”占到42位,译者的“年轻化”成为一种令人欣喜的趋势。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阅读审美,而不同的审美诉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翻译。2023傅雷奖新人奖得主吕俊君本职是图像小说编辑,对图像语言更敏感的他戏称自己参评是“打酱油的”,获奖属于意外收获。作为从小阅读老一辈译者翻译的文学经典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的一员,他当初并没想到一个专业奖项会颁给自己,“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么重要的奖项几乎是一个终身成就奖”。“奖项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看作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是整个出版事业中间的一环。”余中先在现场交流中着重谈到,“每个时代偏重不同。现在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比起我们,已经有更合适的中国年轻译者来翻译法国‘80后’、‘90后’作者的作品,我想这是又一代人的事情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今年的傅雷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30日在Temple东景缘举办。12月1日,数场文学讲座将在PAGEONE书店(北京坊)举办。届时,入围作品译者及编辑将与广大读者近距离交流。

2009年,在以董强为代表的中国法语界学者的合作支持下,法国驻华大使馆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旨在促进法语文学及学术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自创立以来,傅雷奖得到了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莫言为代表的众多作家及文化界名人支持。在中法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傅雷奖始终聚焦 “文化摆渡人”,奖掖在中法图书译介领域辛勤耕耘的译者。每届傅雷奖评选出两部译自法语的最佳中文译作,文学类和社科类各一部;2013年起,傅雷奖增设“新人奖”,以鼓励年轻译者,为译介事业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十部入围作品书影

入围作品 - 文学类

《金米和沙米》

德尔菲娜·德·维冈 著

朱倩兰、余宁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梅拉妮·克洛在对电视真人秀的着迷和崇拜中长大,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出名。但她唯一一次参加选秀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却变成了一场惨败。数年后,她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儿子沙米和女儿金米,做了母亲的她决定在“油管”和“照片墙”等社交网络上展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梅拉妮一家的网络直播很快获得成功,被数百万订阅者关注,直到女儿金米失踪的那一天……从电视真人秀的崛起到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2030年代,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这个“活着只是为了被看到”的时代。

《从熊口归来》

娜斯塔西娅·马丁 著

袁筱一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光启书局

年轻的法国人类学者娜斯塔西娅·马丁长期和北极圈内原住民共同生活。2015年,她在堪察加火山遭遇了一头熊,被咬去半边颌骨。她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而她生命中的危机才真正开始:辗转俄法多家医院,切开气管,脸上植入金属板,反复经历手术,遭受秘密警察的盘问……这一切几乎将她摧毁。为了重新理解这一事件,她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候中穿越800公里的森林,重返埃文人的部落。她重建自我,也探索与世界相处的其他方式,直到再次出发。

《纵情生活》

西尔万·泰松 著

范晓菁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纵情生活》是法国当代旅行作家和小说家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展现出人类普遍面临的际遇和生存境况,小说的主人公有各种身份,他们是水手、恋人、战士、艺术家或旅行者,他们生活在巴黎、里加、阿富汗、撒哈拉沙漠……面对命运的打击,他们没有太多选择,与其奋力挣扎,不如纵情生活。

本书展现了西尔万·泰松对于旅行和远方的情有独钟,并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方,当苦难来临,放弃绝非解决之道。

《相片之用》

安妮·埃尔诺,马克·马力 著

陆一琛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写于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的《相片之用》顺应了当下“无度影像化”的潮流,以图文并举的方式,从A.和M.的双重视角出发记录了罹患乳癌的安妮·埃尔诺与她当时的情人马克·马力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与癌症的斗争,从而触及了欲望、痛苦和病痛的主题。

这本较少人关注的小书其实是埃尔诺创作中的重要结点。作品中通过文字与影像双重媒介而得以具象化的爱欲是驱动写作主体不断颠覆社会禁忌,向理想中的真实迈进的核心力量。

《还乡笔记》

埃梅·塞泽尔 著

施雪莹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作品由两部发表于1930年代的诗集构成。在《无辜的苦役犯》中,诗人向自我内部挖掘,抓寻隐秘个人世界中的奇异性,而在《陌生的朋友们》中,诗人将目光投向无尽广阔的、熟悉又陌生的外部世界,怀着好奇与同理心平等地追问着一切他者的秘密。两部诗集涉及到众多相似的主题:孤独、死亡、疾病、逝去的爱情与时间等,而诗人以一种难得的温柔与澄澈去对待深沉晦暗的主题,仿佛是在对诗歌节奏与韵律的锤炼之中,他将痛苦真正转化为平静。

入围作品- 社科类

《法兰西君主制度》

克劳德·德·塞瑟尔 著

董子云 译

商务印书馆

《法兰西君主制度》是16世纪法国极富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名作。作者克劳德·德·塞瑟尔在书中就法兰西政制以及政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全方位的阐述。他在赞颂法兰西君主制的优越性以及国王的权威的同时,认为法兰西王权受到三道缰绳的约束,即宗教、司法与定制。以“维系与增益法兰西王国”为出发点,他详细说明了法国国内各个等级应当如何保持和谐,并就军制和外交等方面分别作了系统性的建议。

《事实与虚构:论边界》

弗朗索瓦丝· 拉沃卡 著

曹丹红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事实与虚构》是法国文学研究者弗朗索瓦丝·拉沃卡近年来的一部重量级专著。在六百多页的篇幅里,拉沃卡批判了西方多年来盛行的“泛虚构主义”,界定了虚构的本质,从形式与用途两个角度出发,捍卫了事实与虚构的区别。《事实与虚构》涉及诸多与虚构相关的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可以说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虚构研究的总结。

《科学与知识的历史》

多米尼克·佩斯特 主编

李云逸,郭静 译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本雄心勃勃的三卷本《科学与知识的历史》汇集了全球专家的文稿,由多米尼克·佩斯特总主编。

该书的第一卷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与早期现代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通过探究科学家们的工作,它批判了学界对“科学革命”的传统表述。

第二卷探讨了物理和数学科学、印度的科学与知识、明治维新以及美国科学的发展。该卷还讲述了微生物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民众对万国博览会的热情以及同时代人对气候恶化的担忧。

第三卷带领我们走进学术、行政和经济世界的幕后。它探讨了知识的生产,揭示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经济价值,管理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方式,以及业余爱好者、协会和智库生产的知识的多样性。

《看见巴黎圣母院:一座大教堂的历史与考古》

丹尼·桑德隆 著

郑珊珊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座大教堂,半部法国史,法国索邦大学历史学与考古学教授丹尼·桑德隆,重返巴黎圣母院建造的历史语境,探析历史舞台上教会、信众、王室等势力的权力角逐。从历史学、考古学、图像学的多维角度,立体讲述这座举世闻名的法国古代建筑约250年的修建与修缮历程;以“教堂”为线索,全方位讲解欧洲中世纪艺术和建筑。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弗朗索瓦·孚雷,莫娜·奥祖夫 著

洪庆明、庞冠群、黄艳红、刘景迪、顾杭、张智、申华明 译

商务印书馆

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领衔,本书对法国大革命作出了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全书约2000页,按照一般历史现象分为五卷:事件、人物、制度、观念和阐释。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距离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两个世纪,这段历史依旧引发着人们对于诸多关键问题的思考。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提供给读者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带领他们深入数场延续至今的争论。

(摄影: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