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 之“青春文学课堂”在开封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10月25日09:21

10月23日下午,“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之“青春文学课堂——著名诗人专题讲座”特别活动在开封举行。《诗刊》社主编、诗人李少君以“人诗互证与境界问题”为题,着眼于中国古典诗教传播,新、旧体诗交替,创作面临AI挑战的多重现实语境,阐释“人诗互证”“以诗为证”的理念,呼吁用诗歌记录生活、时代和历史,储存人类的情感、经验和精神,传承人类文明。

李少君首先指出,“人诗互证是诗之原则”。与小说家、散文家的“家”不同,“诗人”之所以被称为“人”,正在于诗歌是最突出作者主体性的文体,诗如其人,人如其诗。从《诗经》的“思无邪”、“情动于中,形之于言”到近现代的“诗界革命”和“以白话入诗”。写诗就是要呈现真正的自我,展示活生生的灵魂与精神,这就是“人诗互证”。古典诗教传统中的“修辞立其诚”“知人论世”“诗史互证”等理念,都是“人诗互证”的生动呈现和思想结晶。

随后,李少君以杜甫、苏东坡为例,详细论述了他们作为中国古代人诗互证典范的具体内涵和历史意义。杜甫、东坡都是我们人生的榜样,他们对于人生、诗词的态度,浑然一体,实现了精神人格和文学艺术的双重超越,堪称我们现代人的心灵楷模。

李少君又从“境界与诗之高下”的话题切入,提出境界的提升,需要时间的淘洗、生活的考验,更需要不断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诗成肉身,或许就是最高的诗歌境界,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等伟大诗人,都是诗成肉身的典范。正如宋代理学家张载所言“民胞物与”,中国古代大诗人都能够积极把山水、自然、万物都纳入自己的胸怀,与自己的作品彼此交融,既参与了精神世界的创造,又是我们现代生态意识和实践的宝贵学习资源。

最后,李少君回归当下现实,宣扬人诗互证的当代意义。在AI修辞速度和能力甚至胜过真人的时代,唯有人诗互证能够证明诗人和诗歌的“真”与“诚”,终结掉各种形式的“伪诗歌”。在ChatGPT时代,我们依旧要保卫生活的完整性和心灵的纯粹性,保护人类的情感家园,保卫诗歌,以诗歌赓续历史文脉,在新时代创造出当代华章,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至今,《诗刊》社主办的青春诗会走过了四十余载,值此“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活动即将到来之际,本次讲座的举办为广大文学爱好者献上了一场诗歌的大餐。(编辑: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