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蹈挖掘文物的记忆
首演三年多,全国巡演超百场,片段登上央视春晚、《焦点访谈》和《国家宝藏·展演季》……这是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6月首度亮相后的光辉履历。作为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作品,《五星出东方》不仅是主旋律题材的精品力作,也在演出市场上大受欢迎。
《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目前,该剧还在马不停蹄地进行全国巡演,与无数观众双向奔赴。对该剧总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舸来说,创作《五星出东方》也是他与中华美学精神双向奔赴的过程。
《五星出东方》剧照。刘海栋摄
千年织锦护臂打开时空之门
舞剧《五星出东方》以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为题材。在尼雅考古现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在黄沙中重见天日,打开了时空之门,将观众带到汉朝时期的精绝古城,讲述发生在不同民族百姓之间的动人故事。
文艺创作方法有千百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五星出东方》前期创作采风时,王舸在新疆博物馆第一次看到了传奇的织锦护臂,心中就浮现出创作的关键问题:“戴着它的墓主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对它至死不弃?”编导许锐则在和田博物馆被一张图片上的木简吸引,木简上写着汉字,“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就这样,“奉”与“春君”两个名字出现在许锐脑海。
文物和史料激发了灵感,王舸、许锐等主创达成共识,“《五星出东方》要借助文物,传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经过反复挖掘、推演、创作,他们确定了故事主线:汉朝戍边将领奉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因误会剑拔弩张,在精绝首领的女儿春君的化解与当地百姓和乐生活的感化下,二人放下矛盾成为挚友。最终,奉为保护精绝而牺牲。
“《五星出东方》以织锦护臂为主线,再依据尼雅等遗址所出土的文物和相关图文史料,重塑了当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王舸说,基于史实、高于生活的创作,是这部作品能得到大家认可的重要原因。
舞蹈呈现民族团结大主题
对宏大主题进行小切口的艺术表达,是王舸编舞的一贯特色。
《五星出东方》舞出了奉、春君、建特等小人物身上鲜活的个性特质。在一段段活灵活现、感染力极强的“争斗舞”“劝架舞”中,观众看得见主人公们鲜明的性格,有憨直的率性、善良的底色,还有些傲娇的小脾气,活像自己身边的朋友。看着他们化敌为友,观众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命运与共、不同民族之间融合共生的重要意义。
“创作时,剧中有一场戏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排。”王舸说的正是春君带着奉和建特逛精绝城集市的“集市舞”,那里有烟火气的生活、各色的民俗艺术表演,“我心里想的是56个民族56朵花,我要把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的盛景都表现在这个场景中。”
经过无数次编排和改动,王舸将多个民族的舞蹈元素有机结合,呈现一出热闹非凡的“集市舞”,“这是舞蹈风格、舞蹈形式的融合,在立意上更象征着民族的大融合。”《五星出东方》首演后,这段舞蹈也成为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舞段,每每演到这里,剧场里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该剧首演后,在北京演艺集团委派编导、演员的手把手指导下,和田新玉歌舞团实现了《五星出东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常态驻场演出,并于近日首次将该剧带到北京亮相。《五星出东方》不仅用舞蹈演绎民族团结与融合,北京、新疆各民族演员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也生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好看好懂的作品走进观众内心
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从事创作多年,这一标准,始终扎根在王舸心中。
无论是《五星出东方》,还是斩获文华大奖、描绘青藏铁路筑路精神的《天路》,抑或讲述《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人生故事的同名舞剧《歌唱祖国》,王舸在不少正剧中融入喜剧表现手法,将思想性融入俏皮的舞蹈动作、可爱的人物形象和埋着笑点的情节设计中,让好看、好懂的作品走进观众内心。
“我想用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正剧的主题。”一直以来,王舸不愿把舞剧做得太“重”,而是希望“举重若轻”,“严肃的主题为什么不能用轻松的方式讲?这是我们对文化的自信,也更容易让世界接受。”于是,他在《五星出东方》中用“三个和尚”的幽默戏份化解奉与建特的矛盾;而在《歌唱祖国》中,他用主人公王莘与妻子的微小冲突制造笑点,还原这首传世歌曲的创作故事,也还原了作曲家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征。
目前,王舸正在湖北创排一部新的舞剧,以编钟为题材,展现中华民族的礼乐制度及其反映的“和”的主题。这也是一部讲述文化遗产融入当下的舞剧作品,王舸说,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记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当今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