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绽放·乡村季》特约评论 女性形象建构与田园理想重述 ——《花儿绽放·乡村季》的表达突围
“种下我的花,开满高高的山岗/晒更暖的太阳,看更美的晚霞/花和我一样,坚定着成长/山顶的灯塔,漂亮抵达……”如诗般的语句出自歌曲《种花》,该曲是湖南卫视、芒果TV近期推出的综艺节目《花儿绽放·乡村季》的主题曲,诚如歌词中咏叹的,节目以农村女性担纲主角,聚焦农村、农人、农事,多维度立体展现新时代特色乡村风貌,在诚与真的叙事风格中讲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节目海报
“她综艺”的表达突围
《花儿绽放·乡村季》以“村潮大企划”为主线,透过新时代乡村女性形象及其目光所在,展现乡村火热的现实与生活风貌,以及老百姓昂扬焕发的精神状态。截至笔者完稿,节目已更新至第8期,村飨、村秀、村赛、村集等颇有创意的环节设置,融合了乡村特色、地域文化与多民族色彩,一方面呈现了“花儿们”在个人竞技、团队比拼背后的励志成长故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每一朵“花儿”为家乡代言的朴素愿望,饱含她们对美丽乡村的深情厚望。
应当说,女性独立、女性力量等主题已成为湖南卫视、芒果TV近年逐渐强化的表达区块。谈及女性的媒介形象,它既凝结女性的自身特质,也经由媒介考量社会文化内涵、价值引领、审美性等进行塑造,以此寻唤、重塑现实生活中的“她力量”,实现当代女性形象的意义再生。从这一角度,我们觉察到《花儿绽放·乡村季》的积极探索:首先,节目组择以“素人”乡村女性参加录制,透过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真实与真诚,传递乡村和大地本然的美好,以乡村女性善良、勤劳、爽朗的普遍性格和她们同中有异的个性光芒,打动观众,引发共鸣。其次,在人们以往的刻板印象中,女性在农事、农活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只能充当辅助角色和背景功能,节目组却通过乡村文明发展和农业科技革新等现实敏锐捕捉到女性身上随之出现的新变化——美丽的姑娘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敏捷地犁地播种,养驴养鸭种茶,改良品种推广市场,既有烹饪、剪纸等代代相承的绝活儿,也有全媒体时代下的互联网思维,有的“花儿”自少女时期就开始当家,有的已成长为大家族的家主……由此,《花儿绽放·乡村季》打破思维局限,立足乡村女性的德行、观念和技能,为多元的女性媒介形象格局增添独具魅力的乡村女性群像。
事实上,我们早已从各类影视剧、综艺节目中欣赏过数量堪称庞大的美女形象,大众对“美”的标准的共识似乎被先验化、定型化、标准化的传媒生产话语宰制。《花儿绽放·乡村季》则与之不同,节目以鲜明的态度主张另一维度之美,即“花儿们”的精神价值、心灵力量和劳动尊严之美,使外貌之美退居其次(尽管节目中“花儿们”大都有着出色的长相和身材)。她们做“村飨”,会回想母亲、外婆等上一代、上上一代女性长辈的教导和传授经历,当母亲成为外婆、女儿成为母亲,这份情感更有别样的温暖和体悟,美食唤起的不仅是乡村和故乡的滋味,还有童年至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女性自觉与隽永亲情;当她们参加“村赛”,射箭时会因拥有游牧民族基因而格外持重,押加时会爆发自小放牛练就的惊人力量,接力赛中又彰显着曾在高原山地间跑步上下学的儿时本领……这些情感和自我觉醒的时刻,与女性细腻、真挚的特质相辅相成,通向女性的自由和绽放之路,通向一种爱与尊严之美。
生动呈现千姿百态的“花儿”之美
从中,我们看到节目呈示的时代之变、现实之变,乡村女性获得了更多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她们独特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自身的能力智慧逐渐被看到被认可,进而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多维度“乡村”意涵的生成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花儿绽放·乡村季》始终围绕极强的乡村生活体验感构建内容、搭载价值,在丰富的乡村生活场景中,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接触乡村、领悟乡村、奔赴乡村魅力的契机。
一方面,为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记录“花儿们”最真实的日常,节目组着力葆有了纪实的叙事品格,连同最普通的家常对话、最平常的心情起伏、最自然的情感流露一一还原,观众跟随“花儿们”奔赴大理、南京、长沙各站,在探访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地方性特色与民族风采。另一方面,在“村秀”和“村集”等企划中,节目组充分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介叙事样态为美丽乡村形象赋能,搭建“大花资格战”“团队攻擂战”等颇具看点的环节,展示乡村的民俗民风和非遗文化,拉动乡村“数字经济”增长。
“村秀”中,“花儿们”重点围绕“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制作个人短视频,传递传统佳节的喜悦与丰盛。她们有的迅速融入当地村寨的风俗民情,向老乡们发出节日的邀约,有的能巧妙地找到创意切口,搭档录制、剪切素材……“花儿们”纷纷变装“爆改”,身着本民族服装,做一方水土一方人的代表,融会乡村的景与情,贯通传统文化和记忆元素,结合自身经历,回望乡村的来处,关注乡村的此刻,展望乡村的未来。与此同时,节目组的镜头记录下“花儿们”连夜赶制服装,采访和邀请村民,互相帮助取材和完成短片制作等过程。正是对这一过程真实完整地记录,使观众对“花儿们”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她们有团队协作中的默契和友谊,也有各自为战下的竞争与成长,不仅展现出女性之间彼此点亮、相互观照的温暖细节,更发扬了乡土中国所孕育的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农人精神。“村集”也不例外,当“花儿们”力求结合非遗文化宣传和直播带货需求两方面要素制作短视频时,她们辗转于各位非遗传承人处寻经问宝,播放短片的同时进行现场“村播”带货,互动感极强。各短视频中的乡村形象,带领观众对田园生活进行诗性想象,并在审美建构中寻唤着乡村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唤醒人们对乡村的情感认同。
“花儿们”在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活动现场一展身手
当观众注视着“花儿们”的所思所想,或被她们的奋发向上所感召,或从她们的故事和际遇中获取自我疗愈和心灵慰藉的力量,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日常的向往便又多了一层意味,向着“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敞开。这便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诚然,乡村不仅有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多得的心灵寓所。《花儿绽放·乡村季》中不乏对乡村自然和风景的呈现,这既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新风貌,也是地方人文的融合之所,扎染、木工、舞狮等非遗项目均可供游客学习体验,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人文长河中,构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提供着文旅发展的立体空间和时代机遇。
当我们回想起村宴上那一支支围绕宴席而跳的新疆民族舞蹈,节日、庆典、歌舞,本是中国古代农民借以表达敬畏农事的仪式,如今则将人与自然,播种与收获,休闲与审美,将人的情感、价值观与风物、土地联系起来,化作现代社会中的田园理想和文化意象。这也是《花儿绽放·乡村季》昭示的乡村所提供的时代意义:不应遗忘对乡村的感恩、对生活的认真、对劳动的热情以及对食物、传统、文化的尊重,乡村的心事与喜事,镌刻在我们的民族血脉和文化基因当中,承载着我们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者系青年评论家、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