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照人间——悼念程雪莉女士
她匆匆地走了,没有为我们留下一句告别的话。
她就是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作协主席,21世纪以来当红的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家程雪莉。她在2024年2月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51岁,在作家中可谓英年早逝。
我和程雪莉主席并不熟络,跟许多人一样,先是从书本和媒体上认识她的。我们是同代人,又同为女性,有着细腻的情感、热切的情怀,有着对文学这块艺术净土由衷的热爱。我曾经见她在一次采访中说,她是石家庄市灵寿县人,在山前一个小村庄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村边环绕着一条小河叫槐溪,年年河畔槐花盛开。很巧的是,我的平原家乡也有一条槐河,也年年飘散着淡淡的槐花香。这两条小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于是我很关注她的作品,我们是神交已久的文学姐妹。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立雪散文》,书中描绘的少儿时代的家乡生活是那样生动鲜活,犹如一道道清泉滋润着一遍遍细细品读的我的心扉。这本集子的署名“程门立雪”,是个那么富有美感和文化意味的笔名,我便深信她是一个像古人那样求知若渴、可以用诚心感动师长的才女,心想今后一定要结识这位有才情的程雪莉。
我第一次见到程雪莉,是在21世纪初的石家庄市青创会上。那时候的她看起来文静沉着,穿着传统雅致,清新如兰花,又温暖如春风,周身上下透出的仙仙文气诠释了女子美的内涵。第二次是在五年前的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程雪莉以她人品和作品的魅力全票当选为新一届作协主席。这次见到她,我将我参与编辑的刊物赠予她,请她多提宝贵意见。她礼貌地用双手接过,还和我握手合影。她掌心传递的暖,暖及我的周身。都说“文如其人”,很难想象,几部大题材的恢宏之作《故国中山》《寻找平山团》及后来的电视剧《滹沱儿女》等就出自这样一位冰雪丽人的纤纤玉手。几个月后,她又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程雪莉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故国中山》,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战国时期的古老小国——中山。她缜密、理性地一点点揭开两千多年前中山古国的面纱,让这段埋没久远的璀璨文明“复活”。在该书的研讨会上,关仁山等与会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程雪莉怀着对家乡的情感和对古中山文化的热爱,不断翻阅各种历史资料,实地考察中山国各个遗址,跑遍中山古国和汉中山国当时版图中的县市以搜集大量素材,花费巨大心力写出了《故国中山》,这部文集是当时散文创作上的一个亮点。大家也都赞叹,这样一个古老的题材,竟是由程雪莉这个女子独立完成的,实在可佩!该文集后来还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优秀作品奖项。不久后,程雪莉与甄金钟主编的《风从中山来》,便是《故国中山》的续写。从此,中山国成了河北人的热门话题。
程雪莉的文字既温情似水又大气磅礴,常常使人感动得落泪;她的语言既有女性的柔肠,又有男性的阳刚。她总结的“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这十二个字,既是对燕赵儿女自古以来的天性和精神的充分诠释,也是对太行东麓这片热土的文化内涵的简明表达。她曾经用五年的时间寻找抗战时期的平山团,跑遍大半个中国,足迹两万里,走访过160多位平山团老战士及知情者,几次累倒在途中。她用55万字的《寻找平山团》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抗战“铁的子弟兵”从哪里走来,毛泽东、聂荣臻、王震、白求恩为什么如此钟爱平山团,中共中央为什么选择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她在此巨著里以人为点,以点为基,连线成轴,用事实和数字说话,把大量走访记录和文史资料以文学手法表现出来,作品充满文学的魅力,给读者带来震撼的力量,让人读之血脉偾张。这部大书后来荣获了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是众望所归的。
她写的《太行小兵》,则是用青春小说的形式,以太行山上的小小少年为主线,书写了他们在抗战中经淬炼成为英雄战士的曲折历程。她还给孩子们写出了一部红色主题故事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恒的旋律》,记述了这首名歌的作者曹火星的光辉业绩,唱响了新中国的永恒旋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气质文雅、已进入创作盛期的优秀女作家,河北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却被一场不幸的车祸夺去了生命。程雪莉走了,那时,我正在老家忙年,得知这个噩耗,不禁“啊”了一声,心情瞬间结冰。天嫉英才啊,真真让人扼腕叹息!河北文坛上一片悲声,时恰苍天降雪,若白衣服丧,大地沉寂,似都在垂吊这位才华灼灼的女作家。一些诗人这样写道:“故国中山苍茫事,血气方刚平山团”“纤笔一支耀燕赵,程门立雪铸名篇”……
雪莉你一路走好!你的散文、报告文学和电视剧将长留人间,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和平山团的红光将烛照着我们,你的创作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沿着文学之路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