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青岛文学与影视“联姻” 青岛市专业作家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座谈会5日举办,与会代表探讨深度融合新模式
来源:半岛都市报 | 黄靖斐  2024年11月07日07:38

文学赋能影视,影视反哺文学,如何让青岛文学与影视更好地“联姻”?11月5日,由青岛市文联指导,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办,青岛海发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岛市专业作家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东方影都创智君亭酒店举办。在会上,青岛多位作家和影视公司代表围绕文学影视化改编展开“碰撞”,探讨从青岛本土出发,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铁流表示,作协会持续推动文学出版与影视化的互动与转化,更大限度挖掘文学作品潜能和空间,助推文学影视转化新浪潮。

青岛作家作品具备影视化元素

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如今已稳稳占据影视市场的“半壁江山”,“座谈会吹响了集结号。”座谈会上,铁流与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于涌分别介绍了当前形势下推动作品影视转化工作的情况、面临的问题。

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已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潮流和方式,“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推动很有意义,现在相当数量的影视剧都是由文学转化而来。”铁流表示,从《红高粱》到《风声》到《人世间》等等,这些火爆的影视作品都改编自文学名家作品,“编剧深入生活创作要费很大力气,而且不能像作家那样花费很长时间扎根创作一部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会是一个持久的趋势。”铁流表示,作协会持续推动文学出版与影视化的互动与转化,更大限度挖掘文学作品潜能和空间。青岛作家群体庞大,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铁流表示,青岛作家的作品中带有相当多的青岛元素,而很多青岛作家的作品都具有改编影视作品充沛的元素。“座谈会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会持续推动青岛作家作品影视化的探索。”

回首青岛百年电影史,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成为影视人改编拍摄的首选,青岛也涌现了许多文学大师和电影巨匠。于涌表示,影视剧的热映、热播,也会对文学作品赋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作协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源,给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期待影视公司给予更多孵化机会

座谈会上,与会作家与影视协会成员从法律制度、版权保护、作品内容、青岛印记、出版发行、影视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出精品、拓主题,以文学驱动影视、以影视赋能文学,推动文学出版与影视化的互动与转化。作家连谏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拍摄成电视剧。“小说和电视剧互相成就,互相提携。”连谏小说改编的《门第》等电视剧的热播,让她的小说在影视界得到了更多关注。连谏也表示,她在创作时并没有预设“影视化”,作家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更具共鸣,以及反映社会痛点的作品,是进一步影视化的基础。青岛已经是天然摄影棚,期待更多有青岛灵魂的影视作品在这座“摄影棚”拍摄出来。

作家阿占的中篇小说《后海》,此前入围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价值改编潜力榜”,“我写作时一直坚持人、海、城三位一体的小说风景。”她期待影视界把目光更多投向青岛作家的作品,给予青岛作品更多孵化的机会,“拍摄出呈现青岛气质、地缘更妥帖的作品。”作家艾玛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一直都在被翻拍,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也很受欢迎,像东北作家双雪涛、班宇作品的影视化在当下都非常成功,“期待青岛作家和影视公司能碰撞出火花,相信青岛本土作家能进一步占领影视高地。”

青岛海发文化集团及各影视公司代表也在会上对各位作家的作品表示认可,他们提出,当下正处于短剧开发的风口,接下来,影视公司也会更多关注本土作家的作品,期待能接住这一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