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
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勃兴背景下,多元文化互鉴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正成为推动文学研究新谱系建构的重要动力。2024年11月30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团队、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主办的“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外顺利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34位资深文学教授与学者齐聚一堂,聚焦中外文学学科发展,探讨世界文学重写、数智时代的文学未来等新问题,深入剖析作为方法论与本体论的“比较”内涵、外国文学研究转型等话题。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主持。
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文学研究进入新发展阶段,上外文学研究院自1980年以来蓬勃发展,借《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之契机,整合智慧、增强协同,以期推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术创新高地建设,同时表达了对海内外学者以交流合作推动上外及文学研究院建设的期待与展望。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作为“人学”和心灵栖居之地,在解放个人心智、多维度回答“何以为人”的特有意义,并对乐黛云、季羡林等学术前辈的奠基性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张辉代表学会祝贺期刊创办40周年。他强调,《中国比较文学》会刊以跨文化、跨学科等特色承载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学术追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追溯刊物40年筚路蓝缕、不断进取的发展历程,强调杂志不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代表,更是当代人文学术共同体的窗口。
会议进行了四场主旨发言。第一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郑体武主持。专家学者带领大家追根溯源,回忆杂志酝酿与初创时代,对杂志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陈建华强调,《中国比较文学》的诞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及前辈学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回溯自己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学术渊源,作诗寄望比较文学学者在跨、通、融层面取得更大成就。专家学者立足当下,聚焦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角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傅修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反思人与物关系的必要性,聚焦唐传奇《古镜记》探讨为何鲁迅认为中国到唐代才“有意为小说”;“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术切忌跟风”的论述,强调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应以学术为本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批判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局限性,呼吁同仁从中国视角重审“世界文学”观念,主张东西方共同参与世界文学史的重写;叶舒宪教授聚焦中国文明的起源,主张“比较就是理由”,提倡寻找每个文明特有的灵魂,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主编金莉高度评价了杂志始终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开放的创新精神。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上外文学研究院总支书记张和龙主持。与会专家从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人工智能发展等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核心和学科发展。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肇始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期发展受制于西方中心论的主导叙事,他呼吁加强文明互鉴,重视中西文明的平等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不仅在于对具像个体的比较,更在于比较思维和观念间的差异;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蒋承勇深入探讨了“文明互鉴”与“现实主义”两个关键词,指出比较文学更是多元文明互鉴的观念,呼吁文学研究领域应跨越边界。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重建比较文学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跨学科概念正从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重庆大学教授方维规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史为视角,探讨了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与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着重指出文学研究需通过三种“思维”强化文化自觉,倡导构建新的“世界文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就一流期刊、中国旨归和科技向度这三个关键词从期刊建设角度提出比较文学新发展的思考。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弋璇主持。她以“幸福的共同体”为关键词开启了下午场。专家们强调当今文学研究应挖掘文学的多种功能,积极适应审美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香港岭南大学讲席教授丁尔苏聚焦“悲剧”及其“民族性的焦虑”,对中国是否有悲剧做出当代学者的回应。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李维屏从主编立场出发,探讨了后理论时代中国视角下外国文学研究发展方向,他指出高质量的批评话语永远在路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从元宇宙的逼真体验与短剧热播现象切入,探讨了“数智时代的文学未来”,表明文艺需与现代生活保持相关;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季进聚焦夏志清的欧美文学研究,指出其始终围绕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以及对人文主义的深切关怀两大特点,为当代重新建构中国文学谱系秩序具有借鉴意义;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何成洲聚焦跨媒介问题,指出数字科技催生了新媒介并更新了文学的媒介,由戏剧曲艺、影像媒体转向以游戏为代表的多种新媒介。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主任胡荣主持。各位专家从较宏观的角度研讨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洪涛认为《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起的两场关于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与学科合并后的前景的讨论,推动了对世界文学的深入思考;复旦大学教授刘耘华通过探讨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定位。他提出比较文学的本体论需要依托客观视角,但比较文学的方法论旨在通过“他者”的理解开辟多种研究路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苏晖从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发刊趋势讨论了外国文学研究的转型,提出从推崇西方理论到推行中国化的路径转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敏指出加勒比文学如同分离又相连的群岛,展现了一种介于“之间”的生产性互动,为世界文学讨论提供了重要启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筱一强调中国发展自己的比较文学理论之必要,指出传统比较文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将文学对象视为对立个体,而世界文学超越了比较文学理论,其目标则在于消除民族与国家间的对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尚必武阐析了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叙事普遍性的阐释掩盖了差异,叙事研究中引入比较视阈为学科整合和阅读提供新工具,揭示西方叙事模式的局限性。
闭幕式由宋炳辉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言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致闭幕词。胡开宝鼓励学者继续探索智能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期待更多年轻力量加入比较文学研究队伍。张帆向各位专家表达诚挚感谢。她表示,上外文学研究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汲取学界智慧,坚持扎实学风,守正创新,共绘中国视野下的世界文学图景,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中外文学研究贡献上外智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直致力于加强国际化视野下的学科建设,推动跨文化交融与学术创新,会议为学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文学研究院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