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温故】二月,十字街头的闹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25年03月03日16:04

编者的话

二月,“哪吒”活跃在荧幕上。许多观众被《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叛逆自主的哪吒打动,也有人认为,电影改动程度太大,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谱系。本月转载有王弘治《哪吒父子恩仇记》、高申《北京地区的哪吒踪迹》、蔡辉《不断变化才是真哪吒》、李开周《那吒从什么时候变成了哪吒》、赵运涛《哪吒的法宝》等文史漫谈文章,可从中一窥从古至今传说中的“哪吒”改造与故事新编。

茅盾为什么把题名由《夕阳》改为《子夜》?《子夜》发表时署名“逃墨馆主”是什么意思?瞿秋白与茅盾关于小说的彻夜长谈里,对说了什么?鲁迅的“两本《子夜》”都做何用?《茅盾<子夜>手稿档案解密》一文对馆藏《子夜》手稿作面面观,图文并茂。同时,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庆40周年的先导文章,我们将持续对馆庆系列加以关注。与茅盾《子夜》相仿,齐白石、施蛰存的佳作创造中也都有着敲人心扉的往事。本月转载的杨良志《齐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刘军《施蛰存与陈慧华》等文章将这些故事一一重新诉说。夏中义长文《钱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码》是本月选载中的学术佳作,作者从版本学的古籍与今典谈起,认为“古籍版本学”与“今典版本学”的边界,当在“著者在场与否”。以此观之,钱锺书著作版本演化多有深藏的褶皱,在深层次呈现了“立体、心因、透视”新特征,且以“心因”为内驱性机制。钱著中有自我修订用以“自鉴”的“善本”,也有旨在“给学术史一个警醒”的“版本记愧”。版本的变动不啻为一种人文性的学术理解。

此外,文史频道近来广为传阅的文章还有张洁宇的《论“代际”,不如谈“时代”》。在作者看来,现当代文学的“代际”概念与199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的学院化和规范化有关,基于“师承关系”的“代际”与“学统”容易导致学术的孤立与窄化,不少年轻学子急于以“寻师”“入门”为要务。“既然我们的学科传统重在现实关切,强调学术与时代的关系,那么,对‘代际’问题,我们也应更多考虑学人与时代现实的横向关联,不必拘泥学统,更不必将之视为学院体制内部的特殊存在。”诚如张洁宇所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使命与活力就在于自身的不断打开,从历史脉络之“纵”与时代现实之“横”的交叉点上,永远需要有一些个“哪吒”,在十字街头翻江倒海。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

2025年3月3日

2月28日

梁寻|百年邹氏:笔端丰碑家国情

2月27日

刘天艺|成仿吾·甘人·李初梨: 重勘“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端

2月26日

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子夜》手稿档案解密

2月25日

杨良志|齐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

2月24日

钟桂松|黄永玉先生二三事

2月23日

何旻|文献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三路径

2月22日

李国华|词与物的歧途

2月18日

孙文晔|善本漂泊——平馆甲库珍藏古籍避难记

2月17日

张洁宇|论“代际”,不如谈“时代”

2月14日

王军|《雪后》别记

2月13日

刘军|施蛰存与陈慧华

2月12日

邹世奇|不要温驯地走入那个元宵良夜

2月11日

红孩|到浦口去——纪念朱自清《背影》发表100周年

2月10日

王炳中|“精神胜利法”的退场与阿Q的“成长”

2月7日

盛文强|白蛇故事的演变

2月6日

夏中义|钱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码——从“自鉴”到“记愧”

2023年7月起,文史频道常设“温故”专栏,在每月最后一天重温当月选载佳作及独家文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阶段性地温故知新,并在互联网时代有限地保留一点文学记忆与智识。本月还设立固定栏目“频道头条”,将每日更新中重点推介的好文归档,集腋成裘、寸积铢累、聚沙成塔,以便读者查阅。

【温故】往期:

2025年

一月,无声的洪钟从四面涌起

2024年

十二月,翩然起舞,潇潇洒洒

十一月,他们的一生胜过传奇

十月,隐于方寸

九月,青年、传承、记忆

八月,变化,在道与术之间

七月,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

六月,求诸己,艺术的秘密

五月,花开无声,云聚云散

四月,读书咏而归

三月,最后的二十世纪

二月,龙、历史和时间

一月,在旷野里,在繁花里

2023年

十二月,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辞旧迎新

十一月,“稀世之鸟”掠过文学的天空

十月,纵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九月,秋风中的怀念

八月,有温度的文字从旧书桌上写出

七月,古塔的风铃声里诗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