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新媒介时代与文艺大众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举行
4月19日,由《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新媒介时代与文艺大众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举行。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出席活动并致辞。他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此次会议的召开能为新媒介时代文艺大众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文化与文学所副所长、特聘教授贺绍俊,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文艺批评中心教授南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资深教授王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洪治纲,《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郑州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河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治军等专家学者,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入选者、“青年储备人才”代表,以及河南师范大学师生等6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由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黎波主持。
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在批评主题、批评对象、批评理论资源、批评方法和批评范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培育文学批评新人,助力批评家成长,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2024年6月,《当代作家评论》发起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该计划以已初显自身文学批评风格,在某一研究领域产生一些影响力,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潜力与成长性的“90后”青年学者为主体,兼顾“80末”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以文学批评为主,文学研究为辅,兼顾文学创作能力,力求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前沿性和交叉性。经过初审、复审、外审和终审程序,最终,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尹林、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刘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刘月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刘欣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李壮、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刘诗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部、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胡行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韩欣桐入选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
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导师与入选者合影
该计划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丁帆、孟繁华、贺绍俊、南帆、王尧、张清华、王彬彬、郜元宝、谢有顺、洪治纲成为首批10位入选者的资深学术导师。后续,《当代作家评论》还将邀请入选者和导师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以及重点选题和栏目策划,围绕入选者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召开系列学术工作坊,并以专辑形式刊发。启动仪式上,由导师一对一向入选者颁发证书,并赠送亲笔寄语。
为扶持青年学者成长,鼓励青年学术创新,《当代作家评论》还在“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评审基础上又选出30人,开启《当代作家评论》“青年人才储备计划”。
启动仪式后,召开了“新媒介时代与文艺大众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介语境下的文艺大众化理论”“新媒介形态与大众文艺的形式和内容”“新媒介时代的文艺大众主体”“新媒介时代的文艺接受范式”“数字大众文艺的实践探索”等议题展开研讨。(辛文)
“新媒介时代与文艺大众化”学术研讨会现场
与会者合影
(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更多
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关于诗歌与语言的真相也许就存在于这些丰富而含混的、毛茸茸的细节之中。就像他说的,诗歌是一种“幸运”与“神奇”的结合,“我相信谜团解开了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更多

烽火弦歌越秦岭: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
1939年8月,经过几番改组,西北联合大学……
更多
散文 | 回望涪江
这条奔涌不息的江河,何止是地理的脉络?她是巴蜀文明汩汩流淌的文化血脉,是千年烽烟与诗篇的沉默见证者,更是无数生灵赖以生息、梦想得以滋养的永恒摇篮。她用清澈而坚韧的水流,日
诗歌 | 泥土的形而上(组诗)
他咽下一粒沙。这一粒沙的孤独 仿佛这一片沙漠被风吹跑一个梦 他咽下一口气。这一口气里的一生 仿佛这一生都睡在泥土里未曾觉醒
散文 | 玛不措
伫立湖岸,我才惊觉曾经对高原古湖的想象太过浅薄。那爿湖水有着奇妙的层次感:近岸湖水透着翡翠般的透亮,灵动而鲜活;越往深处,颜色逐渐转为墨绿,沉淀着岁月的深沉;至湖心,近
诗歌 | 青花瓷
一首诗分成两阙 / 躺在两页纸上 / 即使它们被夹在同一本集子里 / 彼此紧贴一起,也只是一场误读
散文 | 油纸伞
这篇散文以油纸伞为线索,串起三代人的温情记忆。从祖父珍爱的旧伞,到母亲冒雨送伞的温情,再到“我”寻访匠人学习制伞手艺,油纸伞承载着家族情感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追求便捷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