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小说集《午夜书》:对心灵世界的探索
分享到:
来源:文艺报 | 宋家宏  2025年05月29日09:28

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胡性能的中短篇小说集《午夜书》很适合从地域特色去解读,但在我看来,地域只是小说家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

评论家们评析小说时,往往会对小说人物心灵世界进行解析,但胡性能的小说本身正是整体性地把握人物的心灵世界,《电线上的风筝》《暗处》《生死课》等作品都有这一特色。中短篇小说集《午夜书》所收录的7篇小说,也是如此。这些作品深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整体把握人的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情绪、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意志,重视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叙事策略上又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可视为是一种“心灵现实主义”的作品。

《乌鸦》是一篇只有一个人物的小说,胡性能只写了王谷和一只乌鸦。读到最后才发现,整篇小说写的都是王谷死亡前对自己过往的追索,清晰而具象地描写了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内心的孤独、恐惧与挣扎。《雨水里的天堂》把烛照幽微心灵的笔墨推进到深层意识层面,在故事层面上非常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情节设计得环环相扣。胡性能借这个故事写的是人对命运的不可控,也写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三把刀》并不仅是一个复仇故事,也不仅是一篇关于尊严、隐私和财富的隐喻小说,作家通过这篇小说深度烛照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孤证》的故事原型源于作家访台遇到的一件小事,他把这件事拓展为一篇小说。小说中,一名狱警亲自参与处理一名狱犯的尸体,但休假几天后,狱警发现这名狱犯又站在了队列中,而所有的人都说没有发生过这名狱犯死去的事。这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狱警在30多年后还在追索真相,读者可以体会这位因此失去公职的狱警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小说讲述的故事表明,在特殊年代,人们的生存技巧和行为,都源于求生意志的驱使。

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深度理解,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现代心理学非常重视创伤性经验对个人一生的深刻影响。《鸽子的忧伤》写的是人的心灵创伤,探讨了一个人童年时期遭受的严重心灵创伤对其一生的深远影响,哪怕寄托于爱、实施复仇,都不能使自己内心得到救赎。故事的结尾,“我”认识到“救赎”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复仇或情感寄托,而是来自于自我内心的接纳与和解。

西方文学中的“救赎”主要是借助宗教的力量,中国人的救赎主要是借助于现实道德的力量。自我救赎更是依据自我的道德提升与建构,求得内在心灵的平衡。比如《鸽子的忧伤》中,作为医生,“我”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放弃了让手术床上的仇人死去的机会,“我”救赎了自己的灵魂,也解除了如影随形的噩梦。《去昙城的路上》探讨的也是心灵创伤与救赎的主题。主人公阿站在一个夜晚被恶徒绑架,度过恐怖的一夜。这段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一生都在寻求解脱,成为殡葬师是他最重要的解脱方式。当他再次与生命垂危的恶徒相逢,恐惧和仇恨被重新点燃。自我救赎真的可能吗?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小说为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与《鸽子的忧伤》相比,这篇小说的思考更有深度。

(作者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访谈更多

东来、林晓筱:迁徙是我们这一代共同的宿命

东来和林晓筱、汤明明围绕“怎样的生活值得一过”,聊了聊青年人如何处理“迁徙”带来的撕裂与不确定性,如何在流量时代,安放自己的欲望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村庄美的烟

村庄美的烟

诗歌 | 蛙鸣

蛙鸣

散文 | “挑石油”的男人们

在我们村,家里有个挑石油的男人是件很“长脸”的事。石油容易弄脏身上,黑乎乎的极难洗掉,无论抹多少肥皂都没用,只能用点灯的煤油或柴油洗。但那时候哪有那么多煤油、柴油能让你奢

诗歌 | 县城文艺复兴(组诗)

现代诗

散文 | 情系汉口江滩

江滩从来不是静止的岸,是长江向尘世摊开的手掌。那纵横的掌纹里,写着武汉人最本真的活法:把童年丢进浪里,浪会送回更鲜活的回声;把牵挂系在风上,风会织进归期的纹路;连那些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