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学者莫砺锋谈AI诗词创作:可解格律 难赋真情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曹丹  2025年06月09日08:42

“平仄工整,韵脚规范,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近日,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在浙江杭州受访时如是评价AI创作的诗词。

在他看来,AI或可成为辅助工具,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诗词格律规则,并对“粗制滥造、缺乏真情的创作”形成冲击,但无法写出诗人在喜怒哀乐时的“生命力”。“诗词创作最珍贵的,就是那些无法被量化的部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温度。”莫砺锋说。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文学博士,莫砺锋对文学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品读诗歌,尤其是研读那些蕴含强烈人格魅力、展现丰富精神世界的伟大作品,恰似在浑浑噩噩的昏沉心境中点亮一盏明灯,令人蓦然醒悟。

谈到诗词创作的真谛,莫砺锋以苏轼在杭州的创作为例,他的《於潜女》作品描写的是山村男女的劳作故事,这正是苏轼深入民间、观察生活的结果,“没有对生活的真切观察,就写不出这样有温度的作品”。

他强调,真正的诗词创作必须扎根生活,“诗人要多观察社会生活面,看到丰富的社会人群,这是创作的重要源泉”。

作为“千年诗城”,“最忆是杭州”的名句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如今,从《一城诗韵》的出版到首届国际青春诗会的举办,杭州正以多元形式让诗词从古籍中走向千家万户。莫砺锋对此深表认同:“诗词不该束之高阁,而应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桥梁。”

若以一首诗词作品代表杭州,莫砺锋首推柳永的《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写尽钱塘繁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绘出山水灵秀,“嬉嬉钓叟莲娃”更见民生烟火。

在他看来,这首词勾勒出一幅古今相通的民生画卷,与当下浙江推进的“共同富裕”遥相呼应,展现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访谈更多

徐鲁:经典具备思想和文学两方面的恒定价值

“一方面是思想,即精神,即作用于人类心灵的那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学,即贡献于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那一方面。我觉得,一部真正的经典,一般都具备这两方面的恒定的价值与意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越是干旱,芝麻长得越好。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值得敬畏!

散文 | 亲爱的家乡

回到久别的家乡,那些熟悉的人,那些难以忘怀的风物,还有发展变化的习俗,都是内心的亲爱。

散文 | 隆回行记

《隆回行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中偏西南之地隆回的独特魅力。作者先后探访魏源故居,感受先哲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光芒;走进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体验花瑶服饰、挑花技艺、婚

散文 | 《诰牛》

之星诰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的湖南宁远的乡村文化和动人的情感。

散文 | 大理

而我,带着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感受,带着对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包容的体验,带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收获回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