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歌者的精神还乡——读韩红《我与蒙面诗人》
5月初,歌手韩红在深圳发布首部诗歌散文集《我与蒙面诗人》,引起社会关注。这部作品记录她数十年来的灵感与心路历程,“蒙面”这一意象,据韩红自己的解释,是害羞的表现。她说,自己写音乐是自信的,但写诗歌是害羞的,所以选择“把自己的脸蒙上”。“蒙面”象征着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声音与情感,她想表达出来,却又保持着创作者必要的矜持与距离,这种矛盾恰恰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场。
第一首诗《致你们》写给所有支持她的人,更像是她写给自己的自白。外表光鲜的音乐人生背后,是看不见的艰辛跋涉。这本书中,有很多对生活的记录和真实的感悟,比如童年的旅途、青春的记忆、日常的温暖、公益路上的孤独等,让人看到一个歌手和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立体图景。从雪域高原到京城胡同,从成长趣事到舞台聚光灯,韩红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情感,探讨了孤独与陪伴、信仰与爱情、梦想与现实等多重主题,通过艺术创作实现对生命的重新发现与诠释。
更多
AI 写作与人类创作的未来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人与机器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生成型的、有机的、互相激发的关系,而不是人依附于它、被它操控。”
更多

【温故】七月,烽火,薪火;真实,满足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更多
散文 | 弦上潮声
《弦上潮声》以作者在苏州茶馆初闻琵琶的体验为起点,勾勒出江南评弹中琵琶与吴侬软语相融的温润初感。文章对比了传统琵琶曲或激昂或清冷的风格,着重书写林海《琵琶语》的独特魅力
散文 | 淬火时节
夏以其灼热铸就了浓烈的生机,以其暴烈催生着无尽的繁盛——生命在酷热中锤炼,在疾雨里昂然,在浓荫下自适,在星空下沉思。这季节以最磅礴的火焰,淬炼出最坚韧的生机;以最淋漓的汗
散文 | 高山之高
坡不陡,山却高,极目仰望山顶,有一片杏树林的黑杆铁枝支撑住了快要掉下来的云,枝缝里隐约有庙宇的檐角嵌在云间,使人顿觉天堂就近在眼前,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琼楼玉宇了。
散文 | 乡村的雨
文章回忆故乡雨的童年记忆(恐惧与温馨),写如今故乡变坚固后雨失却往日与生活的联结,母亲叹其 “寂寞”,流露变迁中的怅惘。
散文 | 嵌在大地裂痕的土林
冰舌尽头,大地突然凹陷,惊世裂痕中,一大片地下土林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