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禁忌琥珀》:算法之中,凝视灵魂
分享到:
来源:文汇报 | 黄涯涯  2025年06月16日23:12

当AI透过文学世界的罅隙,开始逐渐渗入作家灵魂,我们倾倒于其所具备的原始书写张力,又恐惧于其对精神高地的侵占,它既像一个模仿者,又像一面镜子,倒逼我们直视人类自身创造的底色。

对于AI,有人拒绝,有人认可,有人批判,有人旁观。大多数知识分子挣扎、踟蹰,不同的声音对峙、调和。

那么,它是否能够被定格在历史的树脂凝结成的琥珀中,成为人类书写的一部分?林渊液并没有直接在这篇小说中给出答案,而是放大了作家的创作感受,以钟士林的身体与精神为容器,呈现出数字洪流中书写本体的焦虑与深情。

《禁忌琥珀》讲述了作家钟士林体验AI写作小说的全过程,也是他和AI对抗、拉扯的全过程。一开始,钟士林将小说命名为“禁忌花园”,因为没有进行过多处理,所以通篇文章正如编辑肖瑾瑜评价般“充满了AI的塑料味”,即使部分文字确实生动,拥有十足的隐秘的波涛,但却脱离了钟士林本人的文学世界,不过是信息符号的计算重组。后来,在与肖瑾瑜对话后,钟士林开始将AI产物内化,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女主角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于是他摸索、尝试,在已有文本中叠加记忆与情感,最后,他得到了与自己“匹配度98%”的检测结论,小说的名字也变成了“禁忌琥珀”。从一开始对AI介入写作的羞耻与抗拒,到后来的平静接受,直至最终他主动将AI作为创作的共谋者,钟士林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技术裹挟下的创作主体性的寻回,也是文学在变革浪潮中艰难保持自我尊严的努力。他承认AI拆解文字和逻辑计算的能力,但他也讶异于作家的个人风格被物化的可能。“禁忌”不再是对AI的排斥,而是对人类是否能坦然面对“非人类书写”的自我追问。

小说的文本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嵌套特征,在肖瑾瑜和钟士林的视角之间来回切换,在钟士林的现实感知和精神世界中反复横跳。但是,这种清晰分割的界限感却随着AI的融入逐渐模糊,作者甚至在标题上制造了一种认知暧昧感,即我们究竟是在阅读钟士林的小说、林渊液的文本,还是AI协同输出的幻象?那位时时潜入钟士林梦中的女子是苏木香、是马臭花,还是海南姑娘?

在这一切的一切之中,作家林渊液并未简单地站在技术的对立面,也未盲目礼赞AI的潜能。她让人物在创作过程中痛苦、质疑、愤怒、接受,呈现出极具真实感的精神波动,然后引导读者思考——这,或许是文化自觉在技术时代必须经历的洗礼。

访谈更多

徐鲁:经典具备思想和文学两方面的恒定价值

“一方面是思想,即精神,即作用于人类心灵的那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学,即贡献于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那一方面。我觉得,一部真正的经典,一般都具备这两方面的恒定的价值与意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越是干旱,芝麻长得越好。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值得敬畏!

散文 | 亲爱的家乡

回到久别的家乡,那些熟悉的人,那些难以忘怀的风物,还有发展变化的习俗,都是内心的亲爱。

散文 | 隆回行记

《隆回行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中偏西南之地隆回的独特魅力。作者先后探访魏源故居,感受先哲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光芒;走进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体验花瑶服饰、挑花技艺、婚

散文 | 《诰牛》

之星诰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的湖南宁远的乡村文化和动人的情感。

散文 | 大理

而我,带着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感受,带着对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包容的体验,带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收获回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