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歌月刊》庐江改稿会举办
分享到:
来源:诗歌月刊(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6月17日08:48

庐江地处皖中,襟江带淮,县域内冶父山植被丰茂,周瑜故里历史厚重,兼具山水灵韵与人文积淀。初夏时节,有一群人正携着温润的诗行如约而至。

为推动文艺惠民走深走实,以改稿交流促进创作提质,探索诗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径,6月14日,《诗歌月刊》庐江改稿会在合肥市庐江县举办。

本次活动由诗歌月刊杂志社、庐江县文联、合肥市巢湖文化研究会庐江分会联合主办。《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庐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何海生,庐江县作协主席金志伟及本土诗人、诗歌爱好者等20余人出席相关活动。会议由庐江县政协原秘书长、合肥市巢湖文化研究会庐江分会负责人潘敏主持。

改稿会阶段,《诗歌月刊》编辑先后对与会诗人的作品进行逐一点评。他们肯定了庐江诗人诗歌创作中的闪光点,也指出诗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陈韶华有良好的修辞意识,擅长将多重感官融合入诗,具备一定新意,但时间、空间等元素介入缺乏合理性;陈忠的诗歌叙述视角有独特之处,叙事简洁克制,但公共化语言较多,缺少个人的风格化标识;高岳山的诗歌语言淳朴,意象极具生命力,但叙述主体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或递进关系;徐革萍的诗歌意象独特且富有张力,有多义的呈现,但场景的设定比较晦涩,涉及的情思较为模糊;洪少云的诗歌从“实在”的生活细节落在轻盈的结尾,以制造诗的内在落差,但尚未区分好陌生化和阅读障碍的差别;李解善于描述空灵的自然场景,比如用“菌类朋友”写宇宙,但用词过大导致诗歌表达空泛,不能落在实处;张弯的诗歌有想法、有设计,有意制造句子的多重意味,但存在不合理的联想和延伸,没有找到两种事物深处的底层联系;王朝明阅读面广、知识储备量大,但想写的太多、太杂导致内容割裂……

会后,参与改稿的作者继续与编辑深入交流。有诗人感慨,此次改稿建议切中肯綮,很有针对性,作为基层写作者,平时少有这种面对面与编辑交流诗歌的机会,此次活动既专业也实在,听完讲解后,对今后的创作增添了信心。

此前,《诗歌月刊》一行还参观了丁汝昌纪念馆、孙立人故居等地,并深入金牛镇山南村开展实地调研。在村中,大家观摩了当地特色农业“金牛大西瓜”种植大棚,切身感受到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活力与精神风貌,进一步明确了诗歌创作扎根乡土、服务基层、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

访谈更多

徐鲁:经典具备思想和文学两方面的恒定价值

“一方面是思想,即精神,即作用于人类心灵的那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学,即贡献于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那一方面。我觉得,一部真正的经典,一般都具备这两方面的恒定的价值与意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越是干旱,芝麻长得越好。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值得敬畏!

散文 | 亲爱的家乡

回到久别的家乡,那些熟悉的人,那些难以忘怀的风物,还有发展变化的习俗,都是内心的亲爱。

散文 | 隆回行记

《隆回行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中偏西南之地隆回的独特魅力。作者先后探访魏源故居,感受先哲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光芒;走进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体验花瑶服饰、挑花技艺、婚

散文 | 《诰牛》

之星诰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的湖南宁远的乡村文化和动人的情感。

散文 | 大理

而我,带着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感受,带着对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包容的体验,带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收获回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