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翻译家罗季奥诺夫:以文学涉过一条河流
分享到:
来源:光明日报 | 韩寒  2025年06月19日07:47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罗季奥诺夫出生于该国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个位于黑龙江中上游、与中国仅一河之隔的地方。因此,他形容,与中国的结缘可谓“命中注定”——因为喜欢外国语言所以选择来中国留学、学习汉语,回国任教于大学后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译介工作。

长期以来,罗季奥诺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翻译了老舍、贾平凹、韩少功等中国作家的作品26部,策划出版了《边城文集》《白雪乌鸦》《第四十三页文集》等中国现当代文学译文集。

“文学是深入观察和了解一国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罗季奥诺夫对记者说,“文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我们都是人类,有着人类共通的情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文学更好地了解彼此。”

罗季奥诺夫回顾,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他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度过童年时,人们知道对岸是中国,但又几乎对中国一无所知。当前,随着中国的发展,他周围的人越来越意识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当下,中国的科幻小说、网络文学,在俄罗斯广受欢迎。不仅如此,中国的主流文学作品也很受欢迎,刘震云、冯骥才、王蒙等优秀作家的作品,在俄罗斯都有完整的俄文译本。我喜欢很多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近来,我翻译了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它让我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其具有高超的文学水平,也因为故事发生在哈尔滨,对俄罗斯人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获得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罗季奥诺夫感到非常荣幸:“这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支持。我和夫人目前正在翻译刘震云的中篇小说集,也在整理一个来自伏尔加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家的文集。希望未来我们能做得更好。”

访谈更多

徐鲁:经典具备思想和文学两方面的恒定价值

“一方面是思想,即精神,即作用于人类心灵的那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学,即贡献于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那一方面。我觉得,一部真正的经典,一般都具备这两方面的恒定的价值与意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越是干旱,芝麻长得越好。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值得敬畏!

散文 | 亲爱的家乡

回到久别的家乡,那些熟悉的人,那些难以忘怀的风物,还有发展变化的习俗,都是内心的亲爱。

散文 | 隆回行记

《隆回行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中偏西南之地隆回的独特魅力。作者先后探访魏源故居,感受先哲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光芒;走进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体验花瑶服饰、挑花技艺、婚

散文 | 《诰牛》

之星诰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的湖南宁远的乡村文化和动人的情感。

散文 | 大理

而我,带着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感受,带着对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包容的体验,带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收获回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