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出版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
作为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品牌活动,19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出版合作”为主题的202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出版单位、科研机构、数字技术企业、图书馆等的150余位中外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论坛立足数字文明发展新阶段,聚焦出版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融共生,探讨互利共赢的全球出版合作新模式。
“出版的功能在于消除隔阂,弥合鸿沟。”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主旨演讲中呼吁深化全球出版合作,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行业变革。他在演讲中指出,技术发展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版权保护、数字鸿沟等挑战。邬书林强调,中国出版界愿与全球伙伴共享技术成果,特别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共同培育创新生态。
联合国全球传播事务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夏天,联合国发布了《联合国信息完整性全球原则》,为建设健康信息生态勾勒了美好愿景。她呼吁,出版业应更多出版那些能打动各年龄读者、让世界更美好的作品,加强人们对事实、科学和人性之善的信任,让书籍继续成为灵感、想象与知识的源泉。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在发言中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着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众多行业生态。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全球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创新动力,提供新的合作共赢机会。
专题讨论环节围绕“区域与全球”“合作与发展”“机遇与挑战”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分别就出版行业面临的调整、新技术发展对出版行业影响、出版推动文化交流共鉴、人工智能与人类写作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章朝阳表示,该集团在国际出版合作创新方面做了三方面探索:加强国情研究,以优质出版支撑国际合作;开展文化交流,与60多国相关机构合作,年输出版权450本左右;创新合作模式,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推进出版转型。
围绕新质生产力等新技术催生的出版变革,与会专家学者建议,出版人要秉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等理念,积极探索出版区域协同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出版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助力出版业发展的强劲推手。
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