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香港与世界:文学香港与《香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 黄茜恬  2025年06月21日09:21

由香港文学出版社与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香港与世界:文学香港与《香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日在香港大学举行。

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港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与会议。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白杨,《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香港学者黄维梁、黄子平、何杏枫,以及香港作家秦岭雪、周蜜蜜、蔡益怀等会聚港大校园,围绕“香港作家研究”“《香港文学》:从香港到世界”“香港文学的文化空间”“世界华文文学与《香港文学》”等议题发表见解,并展开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香港文学》总编辑游江致辞表示,此次盛会既是对《香港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香港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历史与现状的一次梳理,更是对华文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智慧启迪。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林姵吟致辞表示,香港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舞台,香港多元包容、中西结合的特色塑造了独特的文学风貌。香港文学具有创作的活力。许地山、张爱玲、萧红等作家都在港书写,留下经典作品。

在讨论总结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进行学术总结,他肯定了《香港文学》创刊40年作出的贡献,包括建立香港文学共同体、建构香港文学学科等。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庆祝《香港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该杂志于1985年1月5日创刊,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纯文学期刊之一。

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访谈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原创推荐更多

随笔杂谈 | 从山肌到鹅卵石

我,本是大山的一块肌肉。在岁月的长河里,曾长久地傲立在那高高的山巅之上,与蓝天白云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

散文 | 藜杖青衫叩古秋

本文围绕“青衫客秦淮云梦”在“杖藜行歌”过程中的双重体验展开——对“旷达”生命境界的深刻领悟(前半部哲思升华)与深秋时节刻骨铭心的“孤寂”感(后半部情感宣泄)。通过多种形

随笔杂谈 | 闲说小满

立夏刚脱胎于春,或许尚留有春的余韵,小满不同,那眉眼、那浑身的气派,谁能说不是夏的嫡传!

诗歌 | 渡(组章)

把自己留在最后,又随哪阵风流浪,风会把自己带走吗?自己永远不是自己。

散文 | 瓦屋山“寻幽”

寻觅一处清凉之地,安放自己躁动的身心,于是,义无反顾投奔四川洪雅的瓦屋山,投奔瓦屋山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