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陪你一起去赏兰
分享到:
来源:人民日报 | 周大新  2025年06月23日08:35

兰花在中国的花界,声名显赫。可我这个乡下人,对它的了解和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小时候,见村里有位堂哥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叫“香兰”,就问那位堂哥:为何起这样的名字?堂哥说,兰花很香,起这样的名字吉利。我再问:你见过兰花吗?他答,在书上见过兰花的照片。我又问:书上写没写兰花能吃?他摇头,笑我:讲不完三句话就要说到吃!我当时想,如果兰花不能吃,那要它能有什么意思?那段日子,我的肚子经常饿得咕噜咕噜响,不论谈到什么物品,首先关心的是:它能不能吃?

我的家乡在河南南阳盆地里,四周都是平地,地里长出的花我大都认识,野菊花、牵牛花、豌豆花、指甲花,这些花我饿的时候都生吃过,味道嘛,都说不上好,没觉得有多香。我一直想尝尝兰花的味道,可惜没碰到。大人们告诉我:咱这地方不产兰花。

真正见到兰花是在去山东肥城当兵后。有一次去一位团领导家送文件,看见他家的窗台上养了很多盆花,其中有一盆花开了,我好奇地走到窗台前看。女主人说:这盆兰花昨天开了,很香是吧?我一听是兰花,顿时来了兴致,赶紧低头去闻,果然,一股清香沁入鼻孔。临走前,我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其中的一朵花问:阿姨,这花好吃吗?她笑了:傻孩子,这花是让人观赏的,不是让人吃的。

我当排长之后,与另一位连职军官同住一间宿舍,他是大城市人,又是大学毕业后参军的。有一个星期日,他从外边抱了一盆花回来,放在窗台上左右端详。我认出这是一盆兰花,于是高兴地问他:你买了兰花?他笑道:一盆春兰,一块钱。我“嗬”了一声,为他的舍得花钱感到吃惊。那时我的月工资才52块,一毛钱能买10个鸡蛋,用100个鸡蛋的代价换一盆兰花,很新鲜!

1978年的山东济南,在英雄山的北坡边上,出现了一个卖盆花的小摊。出摊的是一位老人,卖的是种在小盆里的兰草。此时已来到济南工作的我,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跑步时看到了花摊。我好奇地走到摊前,老人立刻热情地向我推销:买一盆回家养吧,这是春兰,一块钱!我笑道:太贵了,一个月的工资才有多少?他苦笑着说:我家孩子多,日子过得难,小老弟你就照顾一下我吧,把这盆兰花买走,你出8毛也行。听他如此说,我不好意思再回绝,就掏出8毛钱买了那盆春兰。那时我已经在军区机关大院分到了一间宿舍和一个小厨房,有了摆花的地方,回到家就把那盆兰花摆在了窗台上。这是我第一次养花。那时我还没有结婚,每天下班回家,有这盆兰花做伴,也算少了些寂寞。可惜,因为没有养兰的知识和本领,没过一年,这盆兰花就在我眼前枯萎了。

调到北京后,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去买几盆花和绿植来装点住室。跑了几家花卉市场,最后挑了一盆蕙兰和一盆蝴蝶兰,外加两盆绿萝。把蕙兰摆上茶几是想闻它那份清雅的香味,把红白两色的蝴蝶兰摆上窗台是想看它那份明妍和灿烂,把两盆绿萝摆上花架是想请它们用呼吸带走家里的异味。大约因为我养花养绿植的功利心太强,惹得兰花和绿萝都不太高兴,使得它们在我家都没能旺盛太久,相继得了病。尽管我和家人努力做了抢救,终未能使它们的芳颜久驻。将日渐干枯的它们送出室外时,我养兰的兴头和信心都已丧失殆尽。

乙巳年初春,我去了一趟河南桐柏的桐柏山。在桐柏县城,有朋友告诉我,这桐柏山是蕙兰的产地之一,山里有很多农人都靠养兰花赚了钱发了财,走出了贫困。

我很意外:“养兰花还能发财?”

“当然!要不你去县里大河镇的兰花栽培基地看看?”

那自然好!我当即就和朋友驱车去了大河镇。在一个不大的山坳里,我看到了一片玻璃大棚。这些都是专养兰花的棚子。一个棚里就养有百余盆甚至几百盆兰花,各个品种都有,待开、半开的兰花安坐在各自的盆座上,盛开的兰花则把雅致的香味在大棚里铺展开来。

在其中一个大棚里,我问棚主黄发国:“你怎么会想起养兰花?”

他笑道:“我们这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兰花生存,村里人经常会在山林里挖到兰花。”

有一次,黄发国在山上挖到了一棵蕙兰,拿给一个来收购兰花的韩国商人看。黄发国想着,能卖5块钱就好。谁知道商人直接出价3000元。后来黄发国才打听清楚,在韩国,有些品种的兰花能卖出令人咋舌的高价。从那以后,他四处向有识兰、养兰经验的人请教学习,研究兰花的类别和它们的生长习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还建起了自己的兰花栽培大棚,逐渐赚了些钱。村里的乡亲们看到他赚了钱,也都跟着干,建起兰花栽培大棚的人越来越多,县里还因此成立了兰花协会……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养兰可以致富,知道世界上从事兰花栽培和售卖的人口竟数以万计,知道养兰赏兰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风尚。真是开了眼界!

在大河镇这个兰花栽培基地里,我还学到了一些赏兰的诀窍。赏兰要先闻香,兰香属阵发性幽香,这种香清新深远,有浓有淡,清香优于异香和淡香,香味是评估兰花品种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要观色,也就是看叶色和花色,兰叶通常碧绿、莹润、亮洁,叶色变异为金黄或出现银白色边缘、线条、斑纹的,称为艺兰,属上品;花色传统上以素色也就是纯色为上品。接下来要看姿,也就是看叶姿和花姿,叶姿以不披斜、立而挺者为美;花姿最好是一枝独秀,亭亭玉立,花箭应高出叶面,花数要多而均匀对称,不疏不密。最后是察形,也就是看花形和瓣形,花朵的形状以“顶正肩平,捧心紧抱,唇舒鼻立,瓣不后反”为美。

也是在这个基地里,我方知道兰花除了有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外,的确还有食用价值。用兰花做菜味道清新,营养丰富,颜色美丽;兰花还可用于酿酒和做花茶,做出来的酒和茶芳香入鼻。这就是说,当初我问我堂哥兰花可不可以吃,并没有问错。

我觉得藏在桐柏山山坳里的这个兰花栽培基地值得一看,若有朋友愿意赏兰,我可以陪你去。

访谈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原创推荐更多

随笔杂谈 | 从山肌到鹅卵石

我,本是大山的一块肌肉。在岁月的长河里,曾长久地傲立在那高高的山巅之上,与蓝天白云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

散文 | 藜杖青衫叩古秋

本文围绕“青衫客秦淮云梦”在“杖藜行歌”过程中的双重体验展开——对“旷达”生命境界的深刻领悟(前半部哲思升华)与深秋时节刻骨铭心的“孤寂”感(后半部情感宣泄)。通过多种形

随笔杂谈 | 闲说小满

立夏刚脱胎于春,或许尚留有春的余韵,小满不同,那眉眼、那浑身的气派,谁能说不是夏的嫡传!

诗歌 | 渡(组章)

把自己留在最后,又随哪阵风流浪,风会把自己带走吗?自己永远不是自己。

散文 | 瓦屋山“寻幽”

寻觅一处清凉之地,安放自己躁动的身心,于是,义无反顾投奔四川洪雅的瓦屋山,投奔瓦屋山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