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我的父亲拉齐尼》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6月22日,“致敬时代楷模·传承奉献精神——纪实文学《我的父亲拉齐尼》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新疆文联、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联合主办,新疆作家协会与喀什地区文联共同承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该作品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推动新时代文学创作与楷模精神的传播。
纪实文学《我的父亲拉齐尼》专题研讨会上专家集体观看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英雄事迹短片。迪丽阿依 摄
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表示,该部作品是新疆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平凡英雄”精神的传承,是新时代儿童文学的创新突破,也是以文艺形式讲好新疆故事的典范。他强调,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楷模精神的解读,更是新疆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契机。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驻会副会长、秘书长楚三乐指出,《我的父亲拉齐尼》以帕米尔高原为背景,将新疆的雪山草原、丝路文明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学桥梁,是新疆儿童文学从“地域书写”迈向“国家表达”的标志性成果。通过研讨,可深入挖掘“爱国精神”“民族团结”等核心元素的当代教育价值,探索英雄叙事转化为儿童可感知、可践行的成长指南,照亮更多孩子的人生征程,构建“新疆故事—中国表达—世界传播”的出版新格局。
研讨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韬奋基金会原理事长聂震宁等14名专家学者共同观看了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英雄事迹短片,被其一家三代70余年接力传承、为国义务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与会专家围绕《我的父亲拉齐尼》这部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我的父亲拉齐尼》以双重叙事完成英雄精神的现代诠释,成功塑造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及其家庭群像,使“时代楷模”精神从新闻报道走向文学世界。作品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据了解,《我的父亲拉齐尼》作为新疆和深圳援疆重点扶持作品,先后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出版基金2023年主题出版项目等国家级荣誉。近期,这部作品入围新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是新疆作协推荐参评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重点作品。
此次研讨会通过深入探讨《我的父亲拉齐尼》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进一步弘扬了楷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使命与担当。
更多
肖复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一本书的作用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并且无可抗拒地驶向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更多

王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