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约200万字 《〈西游记〉汇评本》有哪些学术价值?
记者从大象出版社获悉,近日,《〈西游记〉汇评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周绚隆等四位专家围绕《〈西游记〉汇评本》的学术价值、《西游记》的版本流变及文化内涵展开了深入探讨。
据该书出版方大象出版社介绍,作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西游记〉汇评本》由曹炳建教授主持,历时二十余年精心编纂而成,全书共5册,约200万字,首次完整汇集了《西游记》世德堂本、李评甲乙丙本、证道本、真诠本、新说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评本和清抄本等历代重要版本的评点内容。
此外,该书全面收录序跋、凡例、回评、眉批、夹批等丰富评点形式,以世德堂本为底本,参校8种珍稀版本,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明清两代学者对《西游记》的多元解读。本次出版,为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支撑。
作为本书主要整理者之一,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韩洪波介绍了新书的出版背景和出版过程,表示“本书的特色就是把这些评语全部汇集在一起,并且与正文对应,方便学者研究和读者阅读”“有助于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
提及该书的学术价值,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萧相恺认为,《〈西游记〉汇评本》是研究《西游记》、研究小说传播史乃至研究古民俗学的必备资料。
周绚隆则认为,该书通过化繁为简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具有“平台性价值”的基础文献。该书的出版,“对于《西游记》的研究,对于深化古代小说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提到,把所有《西游记》评语都汇集到一起,是一项大工程,“为专门做小说批评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更多

沈从文与王澍:始于1980年代的跨界对话
1987年,王澍沿着湘西沅水,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旅行。
更多
随笔杂谈 | 从山肌到鹅卵石
我,本是大山的一块肌肉。在岁月的长河里,曾长久地傲立在那高高的山巅之上,与蓝天白云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
散文 | 藜杖青衫叩古秋
本文围绕“青衫客秦淮云梦”在“杖藜行歌”过程中的双重体验展开——对“旷达”生命境界的深刻领悟(前半部哲思升华)与深秋时节刻骨铭心的“孤寂”感(后半部情感宣泄)。通过多种形
随笔杂谈 | 闲说小满
立夏刚脱胎于春,或许尚留有春的余韵,小满不同,那眉眼、那浑身的气派,谁能说不是夏的嫡传!
诗歌 | 渡(组章)
把自己留在最后,又随哪阵风流浪,风会把自己带走吗?自己永远不是自己。
散文 | 瓦屋山“寻幽”
寻觅一处清凉之地,安放自己躁动的身心,于是,义无反顾投奔四川洪雅的瓦屋山,投奔瓦屋山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