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书香海岛”:让阅读由书架走向生活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陈关超  2025年07月02日07:24

“书香海岛”阅览室 海南省图书馆供图

“书香海岛”阅览室 海南省图书馆供图

盛夏时节,窗外碧海蓝天,室内书香四溢,这是“书香海岛”全民阅读点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海南省图书馆统筹推进“书香海岛”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0余家“书香海岛”站点,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融合线上线下、富有地域特色的全民阅读网络。这一以“阅读+场景”为支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为海南注入人文底色,成为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书香海岛”站点建设不是简单复制图书馆形态,而是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海南气质、服务在地群众的“阅读坐标”。每个站点都根据当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产业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形成“一岛一策、一站一品”的特色阅读场景。

“我们坚持‘一站一品牌’,让书屋不仅是读书之地,更是精神家园。”海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书香海岛”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省图为核心、各站点为支点的服务网络,日均接待读者超2000人次,带动各地开展阅读活动200余场。

书香不仅在图书馆,也飘进了田间地头、码头港口、工地宿舍。“书香海岛”建设强调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保留书籍借阅功能的基础上,更注重空间设计与服务融合。无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边远乡村,“书香海岛”站点都结合当地文化特质与群众需求,实现资源精准配置和功能多样拓展,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阅读需求,实现城乡阅读资源优化整合,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书香海岛”打造遍布城乡的阅读空间,注重内容的温度与精神的传递,书籍涵盖文化旅游、地方文献、文学历史、人物传记等领域,均来自海南省图书馆热心读者、爱心企业、各类社会机构的捐赠,每一本书都寄托着捐赠者的心意,悄然汇成共享与共读的知识海洋。

“书香海岛”的另一核心理念,是让阅读真正嵌入民众日常,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海南各地的“书香海岛”站点不仅是借阅空间,更是活跃的文化场所,讲座、展览、读书会、诵读赛、亲子沙龙等活动接连不断,沉浸式阅读体验让人们爱上读书、常来书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书、参加活动,我们都成了书友会的一员。”退休教师林阿姨说。

“书香海岛”品牌建设的初衷,就是把书送到群众身边,让文化服务更有温度。海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阅读不仅提升了民众文化素质,也为海南自贸港发展注入了内在精神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静读到互动,“书香海岛”以实打实的文化供给和不断延展的服务触角,让书香四溢。

海南还探索“书香+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将阅读融入旅游场景,让文化知识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的四壁,而是在旅途中不期而遇。比如,在旅游交通站点设置流动书屋、阅读驿站,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旅空间,让阅读成为旅行中的文化体验项目,让书页间的故事为来往旅人带来片刻宁静。

以阅读为媒,润泽民生;以书香为魂,涵养气质。海南“书香海岛”品牌不是简单的阅读推广,而是将文化融入城市血脉、社会治理与精神塑造的系统性实践。随着一个个站点的落成,这张以阅读织就的文化网络,正从点向面、由浅至深持续拓展。从一处空间到一张网络,从一次活动到一种文化氛围,“书香海岛”建设已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延伸,更是市民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打造特色化、融合化、数字化的阅读服务模式,“书香海岛”正推动全民阅读由可及走向可感,由书架走向生活。

访谈更多

肖复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一本书的作用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并且无可抗拒地驶向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