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与中华诗词发展繁荣座谈会暨《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诗词为载体,不断推进新大众文艺发展繁荣,6月28日,由《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天九共享集团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与中华诗词发展繁荣座谈会暨《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胡占凡,《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辑游翔等与会。活动由《诗刊》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主持。
会议现场
李少君在致辞中谈到,网络时代催动了新大众文艺的发展,其体现是新的形式、媒体、表达及生命力的更新与丰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平台,也提出了新的时代挑战。为此他呼吁,当代诗词创作要扎根传统,拥抱时代,在创新中拓宽边界,实现“修辞立其诚”的现代书写。
胡占凡在致辞中表示,古典诗词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创作条件,年轻人秉持优良传统,赋予诗词创作以时代意识很难得;新时代的古典诗词创作要体现现代性,赋予新的意义,形成新的传播。人工智能的出现,对诗词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它无法完全取代诗人创作的感觉和活动。
在《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首发式上,游翔重点介绍了诗集的策划、编选过程和出版理念,肯定了青年作者独特的生命经验和创作风格。林峰鼓励青年诗人要重视细节表现,把握住古典诗词创作的关键所在。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诗人认为,在当下,要积极研究中华诗词创作的规律和现象,发掘优秀的青年诗词作者,构建当代诗词表达的文艺新范式,实现当代诗词创作与新大众文艺精神的融合。作为青年诗人,更应学会从旧体诗词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通过真诚的创作实践,实现诗词介入生活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首发式现场
陈廷佑、李福祥、逊白、白凌云、江岚等学者以及青年诗人代表参加座谈。
( 摄影/文:尹超)
更多
肖复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一本书的作用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并且无可抗拒地驶向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更多

王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