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作的能力”赢得大流量
第三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花落各家。话题“出圈”、攀上“热搜”的不仅有沉甸甸的获奖名单,还有获奖者的真挚感言。
“通过饰演张桂梅老师,让我知道了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时候都特别重要”。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演员宋佳感慨,演员要有“创作的能力”,“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用作品走进观众内心”。
“不注水”“有营养”“有力量”……社交平台上,观众对这段感言给出高度评价。共鸣的背后,是观众对好作品、好演员的赞赏与期待。
好作品与好演员相互成就,创作的能力既包括塑造好一个角色,也包括编剧、导演、摄影、录音、美术方方面面。
好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创作上好走的路,往往是“套路”和“老路”。创作的能力,表现为不吝惜下笨功夫,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去创作。获得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的电视剧《西北岁月》,全景式呈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史,全剧400余个角色,包括了300多位历史人物,11位编剧参与的剧本,在开机前打磨了6年。
“似曾相识”不可能出“爆款”。在激烈的注意力争夺中,在观众审美的不断变化中,“老配方”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唯有创新,才是出路。斩获“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摄影”“第三十届上海电视节国际传播奖电视剧”3项荣誉的《我的阿勒泰》,只有8集篇幅,由散文集改编而来。与一些改编自大IP、动辄数十集的剧集相比,这部剧并不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的选择。但这条新路,主创蹚出来了。
“圈地自萌”也捧不出好演技。一则网友评论说:“转发感言并不因为我是你的粉丝,而是因为你踏踏实实创作了一部好作品。”好演技自会“出圈”,创作的能力是演员最好的名片。宋佳高挑的外形与张桂梅本人差别很大,但她用自己的创造力演绎出了丰满生动、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这说明,塑造人物的关键不在于一比一地“复刻”,而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无限靠近。演员真正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把握住人物独一无二的精气神,才能让观众相信和认可。
演员靠什么赢得关注,作品凭什么留住观众?本届白玉兰奖给出答案。风吹不倒根深的大树,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对创作始终葆有朴素的情感,对观众始终抱有敬畏的态度,过硬的创作能力会赢得大流量,好作品、好演员终不会被埋没。
更多
肖复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一本书的作用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并且无可抗拒地驶向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更多

王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