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苏州故事:书写活力之城”文学创作大赛启幕
分享到:
来源:央广网 | 苏轩  2025年07月04日06:45

7月3日起,备受瞩目的首届“苏州故事:书写活力之城”文学创作大赛正式拉开帷幕,面向海内外所有关注苏州、热爱苏州的写作者征集优秀作品。

大赛海报

本次大赛以“聚焦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发展变迁、城市精神与人民生活,书写和感知新时代苏州”为核心主题。参赛者需通过书写新时代苏州故事,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挖掘城市独特文化特质与改革发展实践的紧密联结,展现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塑造彰显江南气韵、时代气象与文学高度的城市文化新标识。

为充分激发创作活力,大赛特别设置“专业组”与“公众组”双赛道并行。专业组主要面向国内省、市作家协会(及以上)会员,作品侧重文学深度与艺术探索,体裁涵盖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儿童文学、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含纪实、传记)、文学评论(聚焦当代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研究)以及诗歌(不含旧体诗词)。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组作品需为近五年内出版或发表(含原创首发及已出版网络文学作品),并有详细的字数、行数及发表形式要求。

公众组则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作品侧重真挚情感与生活共鸣,体裁限定为小说(不超过8千字)或散文随笔(不超过3千字),且必须为原创首发作品,严禁一稿多投。所有参赛作品均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人民美好生活,追求艺术高度与创新,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大赛还特别设立“文学新人奖”,鼓励年龄不超过40周岁(以2026年4月30日计)、品行端正、热爱文学事业且创作水平较高的新锐力量参赛。

大赛奖项设置丰厚,总奖金颇具吸引力。最高荣誉为跨题材的“特等奖”1名,奖金为人民币5万元。专业组方面,各体裁将评出一等奖3名(奖金各1万元)、二等奖6名(奖金各0.5万元)、优秀奖9名(奖金各0.2万元),另设“文学新人奖”5名(奖金各0.2万元)。公众组则设置各体裁一等奖2名(奖金各0.3万元)、二等奖4名(奖金各0.2万元)、优秀奖6名(奖金各0.1万元),以及“网络人气奖”5名(奖金各0.1万元)。所有获奖者还将各获得一份神秘文化盲盒。

本次大赛采用“专家评审团”与“大众投票”相结合的双轨评审机制,确保评选的权威性与广泛性。专家评审团由知名作家、苏州本土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组成,其评分占总分的70%,将经过严格的初审、终审两轮评定主要等级奖项。征稿结束后,优秀作品将在线上平台展示,并举办网络投票活动。最终,综合线上点击量和大众投票数评定“网络人气奖”。若与其他奖项重叠,则按线上数据顺延确定得主。

大赛投稿时间窗口现已开启。公众组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30日,专业组投稿截止日期为2026年4月30日,均以快递发出日期为准。参赛者需通过“现代苏州杂志”微信公众号下载并填写完整的《报名表》和《承诺书》,附作者简介、作品梗概及签字授权。投稿需同时提交纸质版与电子版材料。纸质材料(包括报名表、承诺书、作品样刊/样报/样书或复印件,具体要求需参照大赛细则)请快递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八达街118号苏州新闻大厦首届“苏州故事:书写活力之城”文学创作大赛组委会(邮编:215128),并在快件外部清晰标注参评作品类别。所有作品必须提供完整的Word格式电子文本,连同电子版报名表、承诺书一并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szwxczds@163.com。

据主办方透露,大赛评审及颁奖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7月。活动圆满结束后,将精选获奖作品及邀约的名家稿件结集出版,让这些描绘新时代苏州风貌的文学佳作得以更广泛流传。

访谈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原创推荐更多

随笔杂谈 | 从山肌到鹅卵石

我,本是大山的一块肌肉。在岁月的长河里,曾长久地傲立在那高高的山巅之上,与蓝天白云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

散文 | 藜杖青衫叩古秋

本文围绕“青衫客秦淮云梦”在“杖藜行歌”过程中的双重体验展开——对“旷达”生命境界的深刻领悟(前半部哲思升华)与深秋时节刻骨铭心的“孤寂”感(后半部情感宣泄)。通过多种形

随笔杂谈 | 闲说小满

立夏刚脱胎于春,或许尚留有春的余韵,小满不同,那眉眼、那浑身的气派,谁能说不是夏的嫡传!

诗歌 | 渡(组章)

把自己留在最后,又随哪阵风流浪,风会把自己带走吗?自己永远不是自己。

散文 | 瓦屋山“寻幽”

寻觅一处清凉之地,安放自己躁动的身心,于是,义无反顾投奔四川洪雅的瓦屋山,投奔瓦屋山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