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举行“人民阅卷”读者恳谈会
7月4日,《人民文学》杂志在京举办“尊重原创 推重新人 珍重读者‘人民阅卷’读者恳谈会”。来自北京、河南、辽宁、山东、安徽的读者代表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座谈。
《人民文学》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人民阅卷”活动开展情况。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宗旨,促进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构建读者、作家与编者深度交流机制,《人民文学》杂志于2022年启动“人民阅卷”系列活动,进一步密切与广大读者的联系,倾听读者心声,改进办刊工作。三年来,《人民文学》陆续在昭通、东营、东莞、南通、呼和浩特、南宁、仁怀、漯河等地开展“人民阅卷”活动,与文学爱好者、读者面对面交流;在杂志封二开设“人民阅卷”栏目,刊发读者意见建议;借助微信服务号、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了与读者互动。
与会读者交流参加“人民阅卷”活动的难忘瞬间。一些读者通过“人民阅卷”唤醒了少年时代的文学记忆;一些读者在与作家的互动中感受到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学之力和文学之美;一些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完成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身份转变。大家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客观上让文学作品的“发表”变得更加容易,但巨大的数量也容易让优秀的作品淹没其中。因此,筛选出优秀的原创作品成为文学期刊的重要职责。
有读者代表提到,近期网上出现质疑一些文学作品原创性的话题。《人民文学》编辑部和与会读者就此深入交流探讨。大家认为,细心的网友就某些文学作品进行比对并提出质疑,体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作品原创性的尊重。原创性是文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必须捍卫文学原创的尊严。《人民文学》将把社会监督作为做好工作的动力,加大对来稿查重力度,共同涵养激励原创、保护原创的文学生态。
《人民文学》负责人介绍,《人民文学》始终力推优秀原创作品,大力培养文学新人。近年来,更加重视自然来稿,从中挖掘新人新作。2022年至今,首次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的文学新人占比达30%。
大家认为,办好一本杂志,需要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目前,《人民文学》已经和作者建立了广泛联系,接下来将更好地关注自然来稿,关注基层,关注文学新人,与读者保持良性互动。
在恳谈会上,《人民文学》负责人表示,杂志社不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发稿费”等,《人民文学》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职能定位,全体同仁在集中精力办好正刊之余,结合社会相关方面需求,以增刊形式拓展文学活动空间,但有些未能符合规范性要求。杂志社将认真整改,严格管理,更好为作家服务、为读者服务。
更多
苏童:我认为生存比死亡值得书写
“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字融合在一起以后的气息,它超越了一切感官,它本身是有力量的。而技术结构本身没有力量的,它可以很完美、很科学,但是它不产生任何力量。”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