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亚·巴亚尼《周年纪念》获女巫奖
49岁的罗马作家、诗人和记者安德烈亚·巴亚尼(Andrea Bajani)以所著自传体家庭小说《周年纪念》(L'anniversario)获得了意大利的头号文学奖——第79届女巫奖。
1
《周年纪念》上个月已经成为第12届青少年女巫奖的得主。该奖是女巫奖的青少年版,评审团由来自意大利国内外一百余所中学的一千余位16至18岁学生组成。
女巫奖的终评投票于7月3日晚在罗马朱利亚别墅的国立埃特鲁斯坎博物馆举行。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三台直播了颁奖晚会。《周年纪念》在700位评委的646张有效选票中拿到了194票,排在第一名,从而胜出。
《周年纪念》号称一部“解构并揭露家庭极权主义”的小说,厚128页,今年1月28日由首版《日瓦戈医生》的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社出版,描写一个儿子在逃离暴力家庭后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平静”庆祝这个让人心碎的周年纪念。“十年前的那一天,我最后一次见到父母。自那以后,我换了电话号码,搬了家,跨越了大陆,筑起固若金汤的高墙,让海洋横亘其间。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他做对了。为了重生,他必须舍弃那里的一切,做真实的自己,过自己的人生,无惧报复地敞开心扉。
61岁的作家和评论家埃马努埃莱·特雷维(Emanuele Trevi)在提名此书参评时撰写的推荐语中说:“这是巴亚尼笔下一个杰出的故事,打破了真正的禁忌:在本书开篇几页,我们就见到主人公讲述他最后一次见到父母的场景,然后他永远离弃了这个被暴君式父亲和母亲沉默而绝望的顺从所撕裂的家庭。为了勾勒出这个家庭地狱和主人公义无反顾逃离的真实图像,叙事者运用小说手法重新排列生活的经验,完成了从‘现实’的不可名状到‘真实’的质感与可读性的反转。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单独的事件才能成为一面镜子,让所有读者从中窥见虽然不是直接反映,却仍关乎他们自身的事。《周年纪念》是一部扣人心弦且极具原创性的小说,给读者带来剖腹剜心般的震撼。巴亚尼无意控诉也不寻求宽恕,而是告诉我们救赎之路多么崎岖又多么必要。”
“我把这个奖献给图书,献给文学,以对抗简化。”巴亚尼在获奖后公开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暴力普遍蔓延的时期,而回应暴力的往往是简化。图书能还原事物的复杂性。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个。”
他将矛头对准那些在内室称王的无能嗜暴男子——打老婆的丈夫和打小孩的父亲,期待读者能“直面禁忌话题,比如植根于我们文化里的某些男子自以为拥有性别特权可以发号施令——必须向他们传递明确的信息,因为改变必须从他们开始。获得安全感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家庭内外。我们生活在一个将暴力或失能的家庭关系视为应当掩盖并沉默的国家。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文化、政治和语言问题。”
巴亚尼一并感谢了出版《周年纪念》的费尔特里内利社对他一以贯之的信任。
费尔特里内利社由意大利共产党员詹贾科莫·费尔特里内利1954年创办于米兰。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自传。两年后,费尔特里内利得到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小说《日瓦戈医生》的手稿,1957年11月23日以俄文付梓,成为全球畅销书。
2
今年正逢意大利著名诗人、作家和导演皮耶尔·保罗·帕索利尼(1922-1975)去世50周年,46岁的演员安娜·福列塔作为特邀嘉宾在女巫奖颁奖典礼登台,献上了致敬独白。
她指出,在如今这个充斥着肤浅叙事和算法,只会放大已知事物的时代,帕索利尼的缺席如同“面包的缺失”。
“战争无处不在,在街头,在广场,在工作场所,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我们意识到和平绝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日常生活的实践。”福列塔说,“帕索利尼想必会以其犀利而无情的目光,揭穿那些时刻伴随我们的善意宣言的虚伪、妥协与冷漠。我想,帕索利尼不会保持沉默,因为他从未沉默。他会说,和平是一种责任,不是口号;他会说,消费主义文化、个人主义和大众娱乐至上的风气——这些他生前就已探讨的主题——正是一场无形的,但同样危险且具有毁灭性战争的根源。帕索利尼会提高音量,不是为了叫喊,而是要人听到,用他的诗歌、电影和令人不自在的文章。他也许会提醒我们,真正的革命在于道德,而道德需要教化而非背叛;和平不是宣言,不能强加;和平需要建设和播种。”
她接着说:“是什么让阅读有了变革性? 不是安抚,而是开启前所未见场景的能力,是无所畏惧地挖掘不安的能力。帕索利尼教导我们,文化应当扰动而非驯养。在快餐式新闻和碎片化思维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那些对自我中心主义的算法——将我们禁锢在确定性气泡里的机制——提出挑战的声音。我们需要‘播种怀疑’而非灌输教条的图书,需要愿意‘对着大喇叭呐喊’来唤醒良知的作家。”
1975年11月2日,帕索利尼在罗马遇害。
3
女巫奖由意大利作家、历史学家和记者玛丽亚·贝隆奇和丈夫戈弗雷多联合大酒商女巫酿酒厂创办于1947年,用以表彰一年来出版的最佳意大利语小说。
女巫酒的名称来自中世纪传说里著名的贝内文托女巫。
女巫奖往届得主包括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纳塔利娅·金斯伯格、埃尔莎·莫兰特、普里莫·莱维、翁贝托·埃科、克劳迪奥·马格里斯和贝隆奇本人。
去年该奖颁给了牙医多纳泰拉·迪彼得兰托尼奥(Donatella Di Pietrantonio)的长篇小说《脆弱的时代》(L'etàfragile)。
除了女巫奖和青少年女巫奖,同一系列的另一著名奖项也已颁出。
中华读书报此前报道,50岁的爱尔兰人保罗·默里(Paul Murray)以小说《蜂蜇》(The Bee Sting)的意大利文译本获得了第12届女巫欧洲奖。该书讲述了一个爱尔兰中产阶级家庭在2008年后爱尔兰银行业危机影响下陷入困境的故事。
更多
肖复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一本书的作用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并且无可抗拒地驶向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更多

王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更多
散文 | 母亲的老布鞋
以“母亲的老布鞋”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大半生的辛劳与温情,制作老布鞋的细节与爱意,以及象征意义。
散文 | 松魄千霜
本文以青衫客从初见的惊叹,到触摸时的感佩,到听涛时的共鸣与自省,再到对画松、听心、持守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最后以充满敬意的告别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与感悟历程。赋予松树
散文 | 爷爷
对爷爷的怀念
散文 | 公竟渡河
大禹劈山,北魏凿石,登天梯跃龙门,不是同一批人,却是同样的人。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倔强,那种九死无悔绝不丢盔弃甲的刚韧,那种不计成败敢在绝路中走出生路的孤勇,用河津话
诗歌 | 年轮之上(组诗)
中年之后,终于慢下来了 管理的园囿,越来越少 时间的绳索,一点点勒进躯体 生活的卷帙,著述颇丰 他们喟叹一声,年轮的指针 晃了晃,像不息的小小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