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凡星灿烂 | 焦典:低下头写作,让作品踏实;抬起头写作,让文学一跃而起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 孔文骐  2023年02月24日08:20
关键词:青年作家 焦典

焦典,文学院2021级博士生

焦典,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连续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员”“学术竞赛奖学金”等荣誉。本科毕业时,获“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8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读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导师为著名诗人欧阳江河。

就读硕士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担任文学创作与批评硕士班班长,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术竞赛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通过博士考试至北师大攻读文学创作博士生,导师为著名作家莫言。

就读博士以来,获国家级奖项一次,获“研究生学术创新特等奖”一次。2021年11月获第一届“京师——牛津”青年文学之星奖·金奖首奖。

文学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花城》《星星》等刊物。

稍显孤独的写作

焦典对于写作的兴趣是从小时候开始萌芽的。小学,焦典写了一篇“情感真挚的虚构”作品,拿给奶奶阅读。出乎她意料的是,奶奶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时隔很多年再回去,奶奶还会拿出来,拿着一张纸读”。作为她最初的读者,奶奶的共鸣给焦典带来了深刻的触动,而这种触动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或许是奶奶的阅读习惯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焦典觉得,纸张是有力量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实体的纸能够带给老人更多安全感和亲切感。因此,能够被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就更为珍贵。无论是采访的纸质版记录,还是被印刷在纸张上的作品,都比网络平台上的文字更能赋予亲人幸福感。努力让家里的老人触摸到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了焦典努力写作的动力源泉之一。

边疆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文学资源都不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那样丰富,流传到焦典身边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世界公认的名著为主,当时的她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当代文学现场中的优质作品。尽管如此,焦典在有限的环境中尽力地成长,她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吸收着零星的养料。这种“贫瘠”的局面直到大学才被打破。大学不仅给予了焦典充分的时间,也为她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文学创作不再停留在纯粹的兴趣爱好层面,而变成了一种计划性的实践。

焦典坦言,自己写作之初也遇到过失败。在一次文学作品的比赛中,焦典提交了一份得意之作。但作品没有受到认可,在初审就败下阵来。同时,身为工作人员的焦典阅读到了评审的意见——他们认为这是一篇空洞的作品,这让焦典感到不快。但她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心态上:自己尚未接受浓重的文学熏陶,写得不够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另外,她也意识到创作者与评价者之间理念的矛盾是恒久存在的问题。数年以后,当焦典坐在工位上阅读着他人的稿件时,她还是能想到当年的自己。不过这回,她的身份已然有所改变。

同学们的反馈也给了她力量:曾经有同学告诉焦典,自己最近压力很大,但每次看到焦典的诗就会很受鼓舞。这些经历赋予了焦典勇气和信心,她将同学们称为“最亲密的读者”。因此,焦典一直在持久地进行着努力。如果文学是一座山 ,那她就是在这座荒山中漫步的行者。即使没有人注意过这样一个渺小的人,但她自认为做好了一切准备,对世界呈现出自己最美丽的姿态。焦典在这种满怀希望的行进中逐渐被发掘,不论是公众号上写过的诗被转发,还是小说被作家毕飞宇选出并加以指导、推荐,都成为了她生命中宝贵的记忆。

从诗歌到小说、从个人到社会,焦典在尝试着转型。“诗歌是为自己而写。小说是为焦典而写。”姓名是作者的代号,更是社会的符号。在诗歌第一次发表的时候,她感受到了自己前途的光明,但当她的作品《黄牛皮卡》发表在了《人民文学》之后,焦典却感受到了惶恐:作为一个文学圈的新生,获得《人民文学》这样国家级刊物的青睐,显然是令人惊喜却又超出想象的。焦典质疑自己的笔力,同时她也认为,自己应当用更优秀的作品来回馈这样一份惊喜。自此之后,她在身份中为自己增加了“写作者”这样一个词语,这是一个认证,也是一种责任。焦典希望自己写出更深刻、更现实的作品来回馈社会的鼓励。生活、家乡都是她的素材,但技巧来自于想象和幻想。“轻易的力量。幻想的文学挣脱了几千年来文学的传统引力对它的点缀,凭借着想象和幻想,它可以向上去飞。”

写作成为了焦典的职业选择,然而她自评这是一条“稍显孤独”的道路。“稍显”这个词对焦典来说很重要,这意味着写作相比于其他更令她感到孤独。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孤独更是必要的,写作因其“稍显孤独”,恰到好处地成为一件可以被接受的事。通过写作,她学会了理解与和谐,反思了社会问题背后的原因。焦典希望自己也能为他人发声,使社会更加平等。在人生之路上,她用写作紧密联系着自己和他人,写作成为了她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焦典的生活态度是“仰面游泳”——闭着眼睛平躺在水面上感受水,人在水面上漂动、水与人产生相互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触感会更加灵敏。“是我自己最自然的状态,但同时我也会去感受周围,不是说变得麻木,我是在感受的同时,保持一个自在的、轻松的状态。”

这种状态也体现在焦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她不再与家人争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否能够赚钱,也不再试图证明文学的实用价值与安身立命的价值,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硕士与博士期间,焦典发表了学术文章。撰写论文催促着焦典阅读更多的作品,在阅读中,焦典观察到了新的写作视角,也提高了自己对自身的要求。相比于以作品印证理论,焦典更青睐提出新的、自己的看法。她参与活动的初心也很纯粹。比如她成为团支书,是因为在军训期间负责了班级的部分工作。焦典坦言,如果再来一次,她依然会努力服务他人,因为她的爷爷是一名党员,焦典从他的身上传承了荣誉感与革命力量;打篮球则是焦典从小的爱好,进入大学后,她顺理成章地参加了篮球队,一直做到副队长。

“具体地面对生活。”焦典说。

在鲜花与目光中前行

得到“京师——牛津”青年文学之星奖后,焦典首先想到的是“北师大挺好的”,因为师大不仅为想要进行文学创作的学子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坚持开设文学创作专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锐写作者。但焦典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她需要学会站在成年人的视野看问题,也需要挖掘各种事情背后的复杂性,而非观察流于表面的问题。

有一次获奖经历,让焦典印象深刻。在评选过程中,先由大众评审进行选择,再由专业评审筛选的奖项。而市面上的大部分奖项一般不会如此——要么是纯粹的大众喜爱奖、要么是纯粹的专业评审奖。这二者的结合是一种突破,大众开始不被视为围城之外的人,反而非官方的读者能给出更纯粹的评价。“得奖是一种专业的认可,像是得到了驾照,被允许上路,”焦典做了一个比喻,“但大众的认可是驾驶时的风景。”

奖是一种态度,证明有人认真对待过作品。焦典认为,这更是一种提醒,提醒她绝不能放弃诗歌,因为自己是被在意的。这种被在乎自小由爷爷奶奶给予,一直持续至今,并交付到了更多人手里,这是焦典的动力,要坚持下去、写出名堂。

首届京师-牛津青年文学之星揭晓,北师大学子摘金!

文学与人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努力或运气就能概括。在当代,文学在某一个视野下式微,人们更少地关注文学,致使文学界对创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包含焦典在内的诸多创作者是一种打击,作品投出去没有任何水花,不仅代表拒绝,更是冷漠的表现;但在另一个角度之下,文学又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批创作者前赴后继进入文学界,被文学发掘,从而在时代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焦典就是这样。焦典认为自己与文学正是双向选择。未来的她不仅要在刊物上展现自己,也计划用各种短视频平台与更多的人见面,尝试大众所选择的休闲方式。

对焦典来说,写作是一生的支点,足以支撑生命。在稍显孤独的写作路上,焦典并不像自己形容的那位孤独的行者。在她的周围有鲜花与目光,来自亲人、朋友、师长。树立坚持写作的信念是容易的,但即使不被命运眷顾,步入了其他行业,焦典依然流露出坚持写作的意愿,因为她曾经“勇敢又无所畏惧的搏斗过”。在师大,焦典感到亲密。师大在焦典的目光中呈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未来是不可预估的,如果未来能留在师大,或许焦典会以师大为背景写一组故事。

唯一确定的是,对于焦典来说,写下去就意味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