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蒙开讲“春天第一课”:活出“人”的滋味,写AI写不出的作品
分享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康春华  2025年03月24日17:30

“春天一堂课”活动现场

在玉兰怒放的春日,3月24日,作为中国作协“文学e路同行——欢迎网络作家回家”作家活动周的重磅活动,“春天一堂课”在鲁迅文学院举行。“春天一堂课”由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主讲,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主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活动。

吴义勤主持活动

“提及春天,就不能不想到王蒙先生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的小说《春之声》。小说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春潮涌动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开启了新时期崭新的文艺思潮,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吴义勤向与会网络作家介绍了王蒙先生的创作历程,并表示,中国作协始终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为让广大作家温暖、信赖、眷恋的作家之家,期待大家以新的文体、新的语言、新的创造,共同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人民艺术家”王蒙主讲

讲课开篇,王蒙以“华容道”和“赠绨袍”两个典故为例,谈到语言准确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动人魅力。“在汉语里,任何一种意思,至少有十几种的说法。小说家要挑一种最准确、最合适的说法。”他举例说,写下雨的诗词,既有“帘外雨潺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有“海棠花谢也,雨霏霏”等,“潺潺”“纷纷”“霏霏”都是形容下雨时的不同情状,“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春天一堂课”活动现场

文学的主要材料是语言。王蒙说,人被语言迷住,是不得了的事。在所有艺术形式中,只有文学并非第一时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和刺激,它留有余韵,因为它是以语言为材料,直达人的心灵和灵魂。“文学展示的是灵魂与灵魂相接的品德,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和具体的学问,更是一种品质和胸怀。但文学只有语言也不行,它离不开生活这一根本性的源泉。”王蒙分享自己从北京到伊犁的经历,建议年轻作家们,要敢于突破和拓展自己的生活,扩大视野,丰富经历,多加思考,不要当“空头文学家”。

王蒙以充满机锋的“妙语”为网络作家们带来一堂生动活泼的小说课。他说,小说一定要有想象力,“我读刘慈欣的《三体》,被这种宇宙之中的想象力感动得直流眼泪”;小说的故事一定要“见人”,故事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但一定要展现人物的特质,因为小说必须包含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并以独特的语言呈现人物和故事的现实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文学不是驴皮影戏,也不是戏曲、电影,文学靠的是用语言来表现一个人。所以一个作家在人物身上花的语言功夫,是无可比拟的。”王蒙还谈到,小说还可以是幽默的。“最高境界的幽默,是既包含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更要做到悲悯、豁达、开放与快乐。作家可以写很悲惨的事,但要有一定的高度,呈现文学所独有的超越性、悲悯、容受的力量。这是非常可贵的小说品质。”

“人这一辈子,最可靠的就是学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王蒙认为,人依然要努力建设自我,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和信念。“什么知识都应当了解一些,以终生学习的方式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思辨性和分析能力,培养自己的世界视野。”“我常常感觉,写小说的时候,知识永远不够用,有了DeepSeek也不够用”,王蒙鼓励在座的网络作家,甭管有没有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都可以学习起来,因为知识永远都是“真正等着用的时候,再学就晚了”。

近两年,王蒙不断有小说新作发表,这些作品涉及时间长、地域宽、知识多,他解释说,这源自于自己“高龄”写小说的“雄心”:想以小说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开放气息的、高速发展的中国,表现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人民是如何具有世界视野、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提问交流环节

提问交流环节,王蒙与网络作家们进行了睿智而亲切的互动。有作家问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作家?王蒙表示,AI的创造力来自于大数据,它并不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转逻辑,“它没有感情,没有自我,没有文学作品里特有的那种抒情主人公。曹操、李白、杜甫,包括李煜、李清照,我们理解他们的诗作,是因为我们理解和共情他们的人生经历”。王蒙认为,AI能写出让人佩服的诗歌,这些诗歌多半正确但平庸,并不能让我们内心感动。“这里面没有个体的创造激情,没有独特的性格与文学风格。”王蒙笑着说,真要想写作,就别拿AI当回事儿。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和本领,保持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活出“人”的滋味,写AI写不出的文学作品。

参与此次“春天一堂课”活动的还有鲁迅文学院第四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全体学员。讲座结束后,作家代表向王蒙献花表达感谢。